股骨轉子下骨折

四肢損傷 骨科 疾病 髖部損傷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ǔ gǔ zhuǎn zǐ xià gǔ zhé

2 英文參考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

3 概述

股骨轉子下骨折是指自股骨小轉子至股骨幹中段與近端交界處­­­­­——即骨髓腔最狹窄處之間的骨折發生率佔髖部骨折的10%~34%。其年齡分佈有2組,20~40歲及60歲以上。老年組骨折多由低能量創傷所致。年輕組骨折多由高能量損傷造成,常合併其他骨折損傷股骨轉子下骨折的死亡率各作者報道不同,從8.3%~20.9%。由於股骨轉子下生理應力分佈特點,手術治療有較高的骨折不癒合及內固定物失用率。骨折發生後,在肌肉的牽拉下,股骨發生短縮、外旋畸形股骨頭頸外展、後傾。因此,股骨轉子下骨折的治療目的,是要矯正股骨乾的內收、短縮、外旋及股骨頭頸外展及後傾、外旋,恢復髖關節內收肌的張力,從而恢復肢體功能。因此,對於股骨轉子下部位生物力學特點的瞭解,對於骨折類型的分析,以及各類內固定物的應用及適應證的認識,將直接影響治療效果。

4 疾病名稱

股骨轉子下骨折

5 英文名稱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

6 分類

骨科 > 四肢損傷 > 髖部損傷

7 ICD號

S72.2

8 股骨轉子下骨折病因

股骨轉子下骨折常爲直接暴力所致。

9 病機

單純轉子下骨折多見於年輕人,多由較大的直接暴力引起,不少病例骨折爲粉碎性。而與轉子間骨折伴發的轉子下骨折發生骨質疏鬆老年人,可因平地摔跌等較輕外傷引起。

轉子下骨折後,近端受臀肌,髂腰肌和外旋肌羣的牽拉而呈屈曲、外展、外旋移位,遠端則受內收肌羣和下肢重力的影響而向上、向內、向後移位。

10 股骨轉子下骨折的臨牀表現

股骨轉子下骨折傷後局部明顯疼痛,腫脹、急肢內收,短縮畸形,局部出血較多,常伴有失血性休克,由於外力強大,應注意多發傷及複合傷。

10.1 Seinsheimer分型

Seinsheimer根據骨折塊的數量,位置及骨折線的形狀提出分爲5型(圖1)。

Ⅰ型:骨折無移位或移位<2mm。

Ⅱ型:骨折移位爲兩個骨折塊。又分爲3亞型,ⅡA小粗隆下橫骨折;ⅡB螺旋骨折,小粗隆在近側骨折塊。ⅡC螺旋骨折,小粗隆在遠側骨折塊。

Ⅲ型:有3個骨折塊,即除粗隆下骨折外,ⅢA,尚有小粗隆骨折,ⅢB在粗隆下骨折中間有一蝶形骨折塊。

Ⅳ型:粉碎性骨折,有4個骨折塊或更多。

Ⅴ型:粗隆下骨折伴有粗隆間骨折

10.2 Russell和Taylor分型

Russell和Taylor根據小粗隆的連續性和骨折線向後延伸至大粗隆累及梨狀窩,這2個影響治療因素,提出1種分型:

Ⅰ型:骨折線未後延至梨狀窩,ⅠA型骨折中,折塊和骨折線自小粗隆下延至股骨峽部區域,這一區域可有各種程度的粉碎骨塊,包括雙側皮質骨碎塊;ⅠB型骨折的多骨折線和碎塊包括在小粗隆至狹部區域。

Ⅱ型骨折骨折線向近端延伸至大粗隆及梨狀窩,ⅡA型骨折,自小粗隆經股骨峽部延伸至梨狀窩,但小粗隆無嚴重的粉碎或較大的骨折塊;ⅡB型骨折骨折線延伸至梨狀窩,同時股骨內側皮質有明顯粉碎,小粗隆的連續性喪失。

11 股骨轉子下骨折的併發症

11.1 髖內翻

髖內翻是粗隆下骨折最常見併發症。根本原因是外展肌對股骨遠端牽拉,另外插入髓針的進針點不正確造成。預防關鍵於第1準確插入髓針進針點,由於骨折近端屈曲、外展、外旋,很難準確選擇梨狀窩入點,和股骨解剖軸上開髓,必須在C型臂觀察正側位兩個平面證實。有2種方法可以減少這種困難,一是內收軀幹,二是在股骨頸內插入斯氏針內收骨折近端。第2個原因股骨內側皮質結構不完整,如果是切開復位者,一定要植骨重建股骨內側完整,間接復位者,術中注測量髂前上棘至第1、2足趾間通過髕骨中點的力線,一般認爲<10°的髖內翻是可以接受的,如果髖內翻角度大,可以行粗隆下截骨術。

11.2 骨折不癒合

骨折不癒合的原因是內固定失效及斷裂,發生內固定斷裂及失效有以下3種情況:

11.2.1 (1)近端鎖釘誤鎖

特別在股骨後外側骨折骨折近端向前移位,近端鎖釘就會從股骨頸後側折線間進入股骨頭內,應當避免這種鎖定。近端鎖釘的正確安置需要透視觀察下鎖釘在股骨頭的位置,正位近端鎖釘應位於股骨頭中下1/3,側位位於中心,我們經驗是當股骨頭鎖定時,如果在正側位2枚螺絲釘不平行,必定有1枚鎖釘誤鎖,應仔細檢查,進行糾正。

11.2.2 (2)髓針動力化不適時

靜止鎖定,可以防止肢體旋轉和短縮,骨折未癒合去除遠端鎖釘,尤其在骨質疏鬆者,必然增加近端鎖釘應力,結果至近端鎖釘斷裂,招致骨折不癒合。所以在骨折未癒合前不主張動力化,可以在骨折癒合後取髓內針前,取出遠端鎖釘,以達到改善骨痂質量。

11.2.3 (3)髓內針斷裂

髓內釘斷裂多發生近端鎖孔處而且骨折線處,原因是骨折未癒合前,沒有定期複查,患者早期完全負重引起,骨折不癒合治療應該重新內固定及植骨術。

12 檢查

X線檢查,即能確診。

13 股骨轉子下骨折的診斷

外傷史,傷後局部明顯疼痛腫脹,伴傷肢內收、短縮畸形骨折出血較多,需防止失血性休克外傷暴力較大者,應注意檢查有無多發性創傷X線檢查,即能確診。

14 股骨轉子下骨折的治療

股骨轉子下骨折的治療,可分爲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4.1 保守治療

常用的保守治療方法是患肢股骨髁上牽引。股骨近端均爲強大的肌羣包繞,骨折骨折端受肌肉牽引而發生明顯畸形骨折近端在內收肌、外旋肌及髂腰肌作用下呈屈曲、內收、外旋。骨折遠端在外展肌作用下呈外展,在重力作用下輕度外旋。在所有肌肉收縮作用骨折端出現明顯短縮畸形。牽引治療可以控制短縮,但對於其他畸形則難以矯正。另外,牽引時患肢需置於90°/90°體位(屈髖90°屈膝90°),這在成人很不易維持。牽引治療對於明顯移位的骨折無法減小骨折間隙,因而延長癒合時間。由於留有畸形骨折癒合後病人常存在一定症狀。主要是臀肌步態和大腿前側疼痛骨折近端外展畸形使得大轉子頂點上移,髖關節外展肌鬆弛,從而造成臀肌步態。骨折近端的屈曲則是大腿前側疼痛的主要原因。Waddell報道非手術治療股骨轉子下骨折滿意率只有36%。因此,目前認爲手術治療股骨轉子下骨折已成爲主要方法

14.2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目的是,解剖復位或矯正所有畸形及牢固內固定。

14.2.1 (1)Enders針

20世紀70~80年代,許多醫師應用Enders針治療股骨轉子下骨折,由於Enders針固定強度較弱,其結果不甚滿意。Pankovich等人應用Enders針的結果顯示,癒合率100%,由於畸形需要再手術者30%。對於穩定骨折(橫斷及蝶形型)Enders針則不足以控制旋轉、成角及短縮。術後需加牽引維持3~6周,很大地限制了肢體活動,從而減慢了肢體的功能恢復。目前,除特殊情況外Enders針很少應用。

14.2.2 (2)傳統內針

內針固定的牢固程度,主要取決於髓內針骨髓腔之間接觸的長度。股骨轉子下骨折的近端髓腔寬大,至中部逐漸變窄,再向遠端又逐漸增寬。只有髓腔最窄處與髓內針相接觸。年輕的病人,由於骨松質密度較大,傳統內針股骨髓腔內尚可有較強的把持作用。而在老年人,由於骨密度下降,髓內針在較寬的髓腔內把持作用減小,常造成骨折端內翻及復發短縮。因此,傳統內針固定僅適用於年輕病人中穩定骨折

14.2.3 (3)鋼板螺釘

應用一般直鋼板固定股骨轉子下骨折非常困難。由於螺釘只能橫行穿過鋼板,骨折近端的固定力臂太短,無法施行牢固固定。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另設計一種鋼板螺釘。其特點是,螺釘或鋼板的一端經股骨頸插入股骨頭中,這樣便可使骨折近端得以充分固定。此類內固定物在鋼板與股骨頭頸的固定螺釘之間有一固定的角度。目前常用的鋼板螺釘可分爲2類:①滑動加壓螺釘(Richards釘、DHS等)。②角度鋼板。

滑動加壓螺釘,對股骨粗隆下骨折可提供牢固固定。其優點是,加壓滑動螺釘爲中空結構,術中先用導針定位,位置滿意後將螺釘穿過導針擰入股骨頭頸。手術操作簡易。對粉碎骨折不易復位者,可先擰入滑動加壓螺釘,然後與鋼板套管連接,鋼板固定後骨折即已復位。骨折遠端至少需要4枚螺釘固定。對不穩定骨折股骨頭頸部加壓螺釘不能很好地控制旋轉,因此常需再加一枚拉力螺釘來加強固定。130°滑動加壓螺釘入點位置較低,對高位股骨轉子下骨折,其入點與骨折部位較近,穩定性降低,另外附加拉力螺釘也不易選定合適擰入位置。因此,對高位股骨轉子下骨折,多應用髁加壓螺釘(DCS)固定。由於DCS角度爲95°,入點較高,另外可通過鋼板擰入1~2枚拉力螺釘至骨距部位,其固定牢固程度大大提高。

角度鋼板也是股骨粗隆下骨折常用的內固定材料。根據骨折部位的高低,可

選擇90°或130°角度鋼板(圖2)。角度鋼板在股骨頸中的部分呈鏟狀,較螺釘能較好地控制旋轉。但鏟狀部分插入股骨頭頸的操作較複雜,需準確定位。另外插入前需充分開好骨窗,否則入點部分將會劈裂。由於角度鋼板爲偏心位固定,與Richards釘、DHS相比,固定後鋼板上所承受的彎曲應力更大。根據骨折復位後的穩定程度常需在鋼板對側植骨,以儘快恢復鋼板對側骨骼的連續性,減少鋼板疲勞斷裂的發生

14.2.4 (4)帶鎖髓內針

近年來,帶鎖髓內針日益普遍地應用於股骨轉子下骨折。其優點在於,閉合復位下操作,手術創傷小,對骨折環境干擾小,由於中心位固定,具有良好的抗彎曲應力強度(圖3)。

常用的標準帶鎖髓內針有Zickel釘、Russell-Taylor重建釘等。Zickel釘插入股骨頭頸部位爲三葉狀,通過釘杆近端孔插入並與釘杆鎖定。由於三葉釘與釘杆之間角度固定,故可有效地防止內翻畸形發生(圖4)。但Zickel釘只有近端鎖定,對於嚴重粉碎的股骨粗隆下骨折,則無法防止短縮。Russell-Taylor重建釘在近端及遠端均可鎖定。通過近端鎖定孔可向股骨頭頸擰入2枚拉力螺釘,通過遠端鎖定孔可擰入1~2枚全螺紋螺釘,有效地防止短縮並可很好地控制旋轉。改進型Russell-Taylor重建釘(R-T Delta釘)直徑較小,可用於髓腔較小或嚴重粉碎骨折的病人。Klemm等人曾提出,根據不同骨折類型應用帶鎖髓內針的基本原則:對穩定骨折,可用非鎖式髓內針,即遠近端均不鎖定。對位於髓腔狹窄處近端的骨折,可僅在近端鎖定。對位於髓腔狹窄處遠端的骨折,需行遠端鎖定。用於在某些情況下存在無移位的骨折塊而不易發現,有報道僅在近端鎖定,術後常發生不同程度的短縮。因此,遠近端同時鎖定更爲可靠。

14.2.5 術後處理

不論應用以上何種內固定材料進行固定,原則上術後第2天可允許病人進行患肢練習並離牀扶拐活動。術後數天內病人應儘量不採取坐位,因此時髖部及腹股溝部分軟組織腫脹,坐位影響靜脈迴流,有可能造成靜脈血栓。病人離牀後患肢可否部分負重,要根據骨折類型及內固定情況而定。穩定骨折並有牢固固定者,可准許部分負重10~15kg。不穩定骨折,應在X顯示骨折端有骨痂連接後,開始部分負重。對應用帶鎖髓內針固定的不穩定骨折,有人主張,在連續骨痂出現後,應將髓內螺釘取出,以恢復骨骼的負重。否則,鎖定螺釘在長期負荷下會發生疲勞斷裂。

15 預後

股骨轉子下骨折經手術治療後,預後尚好。

治療股骨轉子下骨折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