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虛證

中醫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n xū zhèng

2 註解

肝虛證   證名。肝虛出現的證候。《脈經》卷二:“肝虛,……病苦脅下堅,寒熱腹滿,不欲飲食,腹脹悒悒不樂,婦人月經不利,腰腹痛。”《聖濟總錄》卷四十一:“肝虛之狀,其病面青,善詰善怒,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不欲飲食,悒悒不樂,恐惕如人將捕之。”《本草經疏》載肝虛十證:胸脅痛,屬肝血虛肝氣實,因而上逆;轉筋,屬血虛;目光短,屬肝血虛,及腎水真陰不足目昏,屬肝血虛有熱,兼腎水真陰不足目翳,屬肝熱,兼腎水不足;亡血過多,角弓反張,屬肝血虛有熱;少腹連陰作痛,按之則之,屬足厥陰經血虛;偏頭痛,屬血虛,肝家有熱,不急治之,久必損目;目黑暗眩暈,屬血虛,兼腎水真陰不足肥氣氣血兩虛肝氣不和逆氣瘀血相併而成。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