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翳

中醫病證名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ù yì

2 英文參考

nephelium[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目翳爲病症名。指黑睛混濁或潰陷、甚或遺有疤痕而影響視力外障眼病。多由肝風邪熱,或肝腎虧損,或眼睛外傷等因所致。本病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角膜病變。多由角膜損傷後,細菌病毒真菌感染所致。臨牀以黑睛混濁或潰爛、目痛畏光流淚、視物障礙等爲主要表現。屬風熱者,發病較快,目痛、紅腫及畏光均較甚,翳障點狀,伴頭痛鼻塞流涕等症;肝腎陰虛者,病程進展緩慢,目微紅、眼瞼無力、不敢久視、星翳灰白。鍼灸治療:①體針:取攢竹晴明瞳子髎陽白等穴爲主。風熱者加風池外關足臨泣肝腎陰虛者加肝俞腎俞太溪大骨空小骨空頭痛太陽;視物昏花加養老。②耳針耳尖穴點刺放血,每日1次,連續3~5日。注意鍼灸治本病,有較好的止痛作用,但應配合眼科用藥,及時控制病情,減少疤痕形成[1]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8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