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陷

中醫學 內陷 中醫外科學 中醫病證名 瘡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n xiàn

2 英文參考

non-festering carbuncl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non-festering carbuncl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inward intrusion type of pyogenic diseas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幹陷(dryness inward collapse)爲病證名,見《瘍科心得集》上卷。幹陷瘡瘍等化膿性感染內陷病證之一種[1]。指氣血兩虧,正不勝邪,不能釀化爲膿,載毒外泄,以致正愈虛,毒愈盛,內閉外脫的危急重症[2]幹陷多見於有頭疽之化膿期[2]。因患者氣血雙虧,正不勝邪,難以釀膿託毒外出所致[2]

瘍科心得集》捲上:“……有三陷變局,謂火陷幹陷虛陷也……幹陷者,膿腐未透,營衛已傷,根盤紫滯,頭頂乾枯,漸致神識不爽,有內閉外脫之象”

4 幹陷病因病機

幹陷患者氣血雙虧,正不勝邪,難以釀膿託毒外出所致[2]

5 幹陷辨證治療

證見應成膿而局部化膿未透,瘡瘍根盤紫滯,瘡頂部漸現乾枯、腐爛,膿汁漸少而稀薄,色澤晦暗無光,腫勢漸趨平塌下陷,自覺悶脹疼痛或微痛,發燒或覺惡寒自汗神疲,脈虛數,甚則熱盛漸致神識不爽,肢厥、脈微,出現脫證[2]。治療宜補養氣血,託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2]。方選托里消毒散,另加牛黃琥珀沖服,或用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2]

證見肢冷、便溏、溲頻等,宜按證加減,或以溫補托里法,方用神功內託散加減[2]

6 關於內陷

內陷(organ failure)爲病證名[3]。又稱“三陷變局[3]。是指火毒熾盛,正氣內虛,毒不外泄,反陷入裏,內傳臟腑的危急重症[3]內陷火陷幹陷虛陷的統稱[3]。出《外科大成》卷一。內陷爲病邪深入所導致的一類逆證[3]

瘍科心得集》捲上:“……有三陷變局,謂火陷幹陷虛陷也。火陷者,氣不能引血外腐成膿,火毒反陷入營,漸致神迷發痙發厥;幹陷者,膿腐未透,營衛已傷,根盤紫滯,頭頂乾枯,漸致神識不爽,有內閉外脫之象;虛陷者,膿腐雖脫,新肉不生,狀如鏡面,光白板亮,脾氣不復,惡穀日減,形神俱削,漸有腹痛便泄,寒熱宛似損怯變象,皆不治之證也。”

詳見內陷條。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8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