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聖白花蛇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 tōng shèng bái huā shé sǎn

2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大通聖白花蛇散

2.1 處方

海桐皮(去粗皮)、杜仲(炒)、天麻(去苗)、幹蠍(炒)、郁李仁、赤箭、當歸去蘆頭.酒浸)、厚朴生薑汁制)、蔓荊子(去白皮)、木香防風(去苗.一說去土)、白附子(炮)、肉桂(去粗皮)、羌活去蘆頭.酒浸一宿)、虎骨醋炙)、白芷山藥白花蛇(酒浸.炙.去皮.骨.用肉)、菊花(去枝.梗)、牛膝(去苗)、甘草(炙)、威靈仙(去土),各一兩。

2.2 炮製

等分,爲末。

2.3 功能主治

大治諸風,無問新久,手足曳,腰腳緩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口面斜,語言蹇澀,痰涎壅盛,或筋脈攣急肌肉頑痹皮膚瘙癢,骨節煩疼,或痛無常處,遊走不定。及風氣上攻,面浮耳鳴頭痛目眩;下注腰腳,腰疼腿重,腫癢生瘡,並宜服之。

2.4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至二錢,溫酒調下,荊芥湯亦得,空心服之。

常服祛逐風氣,通行榮衛,久病風人,尤宜常服,輕可中風,不過二十服,平復如故。

2.5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3 《局方》卷一

3.1 方名

大通聖白花蛇散

3.2 別名

大通散

3.3 組成

海桐皮1兩(去粗皮),杜仲1兩(銼,炒),天麻1兩(去苗),幹蠍1兩(炒),郁李仁1兩,赤箭1兩,當歸1兩(去蘆頭,酒浸),厚朴1兩(生薑汁制),蔓荊子1兩(去白皮),木香1兩,防風1兩(去苗),藁本1兩(去土),白附子1兩(炮),肉桂1兩(去粗皮),羌活1兩(去蘆頭),萆薢1兩(酒浸1宿),虎骨1兩(醋炙),白芷1兩,山藥1兩,白花蛇1兩(酒浸,炙,去皮骨,用肉),菊花1兩(去枝梗),牛膝1兩(去苗),甘草1兩(炙),威靈仙(去土)1兩。

3.4 功效

祛逐風氣,通行榮衛。

3.5 主治

諸風,無問新久,手足軃曳,腰腳緩弱,行步不正,精神昏冒,口面喎斜,語言蹇澀,痰涎壅盛;或筋脈攣急肌肉頑痹皮膚搔癢,骨節煩疼;或痛無常處,遊走不定,及風氣上攻,面浮耳鳴頭痛目眩;下注腰腳,腰疼腿重,腫癢生瘡。風氣冷熱不調,四肢厥冷,心神煩惋

3.6 用法用量

每服1錢至2錢,空心、溫酒調下;荊芥湯亦得。久病風人,尤宜常服。

3.7 製備方法

上爲末。

3.8 附註

大通散(《聖濟總錄》卷十二)。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白花蛇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