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桐皮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uān tóng pí

2 註解

川桐皮

川桐皮

Cortex Kalopanaci

(英)Septemlobate Kalopanax Bark

別名 茨楸、棘揪。

來源 爲五加科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Koidz.的樹皮。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枝有粗刺。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掌狀5~7裂,裂片三角狀卵形至長圓狀倒披針形,先端漸尖或驟凸,邊緣有細鋸齒,下面幼時有短柔毛。傘形花序聚生爲圓錐花序;花白色或淡黃綠色;萼齒5;花瓣5;雄蕊5,花絲比花瓣長1倍以上;子房下位,2室,花柱2,合生成柱狀,先端分離。果球形,熟時黑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於山地疏林中。產於安徽、湖北、湖南、廣西。

採製 全年可採,以春季爲好,曬乾

性狀 樹皮板狀或向內捲曲,厚2~7mm。外表面淺灰黑色,有灰白色斑紋,或灰綠色至黑褐色地衣附着,具縱皺紋及裂紋並有棕褐色菱形皮孔,釘刺乳頭狀,稍呈縱向扁長,頂端有銳刺或因除掉而留下的痕跡,釘刺基部直徑0.5~1cm,較大的釘刺有的稍有環紋;內表面黃棕色,平滑,有細縱紋。質堅硬,斷面纖維性。氣微,味微辛、略麻舌

化學成分 樹皮含鞣質、黃酮、香豆素、樹酯、精油及少量生物鹼;根皮含刺楸毒甙(kalotoxin)、刺楸皁甙

性味 性平,味微苦。

功能主治 祛風溼,通絡,止痛。用於類風溼性關節炎、腰膝疼痛;外用跌打損傷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