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青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iǎn qīng

2 《*辭典》:扁青

2.1 出處

本經

2.2 拼音名

Biǎn Qīnɡ

2.3 別名

白青(《本經》),碧青(《唐本草》),石青大青(《綱目》)。

2.4 來源

爲碳酸鹽類礦物藍銅礦的礦石。

2.5 形態

產於銅礦氧化帶中。單斜晶系。晶體短柱狀或板狀。通常星粒狀、腎狀、散射狀、土狀等塊體或被覆在其他銅礦之表面,呈深藍色。條痕爲淺藍色。光澤呈玻璃狀、金剛石狀或土狀。半透明至不透明。斷口呈貝殼狀,硬度3.5~4。比重3.7~3.9。性脆。試驗與孔雀石同。

2.6 炮製

《品彙精要》:"先搗羅,更以水飛極細,候幹,再研用。"

2.7 性味

酸鹹,平。有小毒

①《本經》:"味甘,平。"

②《吳普本草》:"神農雷公小寒無毒。""雷公:鹹,無毒。"

③《別錄》:"酸鹹,無毒。"

2.8 功能主治

祛痰、催吐,破積,明目。治風痰癲癇驚風目痛目翳創傷,癰腫。

①《本經》:"主目痛明目,折跌,癰腫,金瘡不瘳。破積聚解毒氣,利精神。""主明目,利九竅耳聾心下邪氣,令人吐,殺諸毒三蟲。"

②《吳普本草》:"治丈夫內絕,令人有子。"

③《別錄》:"去寒熱風痹及丈夫莖中百病,益精。"

④《綱目》:"吐風痰癲癇,平肝。"

2.9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外用:研細調敷或點眼

2.10 附方

①治頑痰不化:石膏一兩(水飛),石綠半兩(水飛)。爲末,麪糊爲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溫湯下。有痰即吐去一、二碗,不損人。(《瑞竹堂經驗方化痰丸

②治小兒急驚風石青一兩,天竹黃五錢,牛黃一分。俱研極細末。每服一、二分,生薑湯調下。

③治目痛目癢,並翳膜不明:石青三錢,珍珠一錢。研極細。用銀簪腳點少許。

2.11 各家論述

①蘇氏曰,此藥善能明目、退翳,鎮驚定狂,下痰破結。然終屬石藥,但中病即已,不可多服久服也。(②方以下出《本草匯言》)

②《本經逢原》:"石膏,走肝磨堅積,故《本經》所主,皆肝經積聚之病。時珍用吐風痰,研細溫水灌下即吐,肝虛易驚多痰者宜之。"

2.12 備註

本草》另有空青曾青,亦屬藍銅礦的礦石,空青爲形圓中空者,曾青爲呈層狀者。詳"空青"、"曾青"條。

2.13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扁青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