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衣不下

中醫診斷學 中醫婦科 婦產科疾病 中醫學 中醫病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āo yī bú xià

2 英文參考

retention of placent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retention of placenta[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retention of placenta after abor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胞衣不下(retention of placenta[1][2])爲病名[3][4]。是指以胎兒娩出後,經過半小時胎盤不能自然娩出爲主要表現的疾病[4][4]。出《經效產寶》。胞衣不下又名胞衣不出息胞息胎胎衣不出胎衣不下兒衣不出胞脹不下[4][4]

4 症狀

胎兒娩出後半小時,胎盤仍未娩出者[4]

5 病因病機

多因氣虛血瘀等引起的子宮收縮無力而致[4]。現代醫學稱本病症爲胎盤滯留[4]。是引起產後出血的一個重要因素[4]

多因分娩元氣大虛,無力繼續排出,敗血流入胞中,作脹不下,或感邪而氣血凝滯所致[4]

6 辨證分型

6.1 胞衣不下·氣虛證

胞衣不下·氣虛證(retention of placenta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4])是指素體氣虛,因產中氣更虛,無力運胞外出,以胎兒娩出後,胞衣久不下,小腹墜脹,有包塊按之不硬,陰道血量多,色淡,或有血塊,神倦乏力頭暈眼花心悸氣短面色淡白,舌淡苔薄,脈緩弱爲常見症的胞衣不下證候[4]

6.2 胞衣不下·血瘀證

胞衣不下·血瘀證(retention of placenta with blood stasis syndrome[4])是指瘀血內停,氣血運行不暢,胞衣停滯不出,以胎兒娩出後,胞衣久不下,小腹疼痛,有包塊拒按陰道出血量多,色暗有塊,血塊下後痛減,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脈弦澀爲常見症的胞衣不下證候[4]

6.3 胞衣不下·寒凝證

胞衣不下·寒凝證(retention of placenta during pregnancy with cold congelation syndrome[4])是指寒客胞脈氣血凝滯,胞衣停滯不出,以胎兒娩出後,胞衣久不下,小腹冷痛,有包塊拒按,得溫痛減,陰道血量少,色暗紅,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暗苔白,脈沉緊爲常見症的胞衣不下證候[4]

7 治療

宮縮乏力或不協調所致者,可採用鍼灸療法,而由植入胎盤胎盤粘連等因所致者,非鍼灸適應[4]

7.1 鍼灸治療

中極合谷三陰交肩井獨陰崑崙等穴[4]氣虛者加灸氣海小腹寒痛者重灸氣海中極陰道出血偏多者加灸隱白,若出血不止或宮內大量積血,則應採取其他相應措施[4]

7.2 方藥

氣虛者治宜大補氣血,方用人蔘養營湯;若氣血凝滯或作脹不下者,治宜養血逐瘀,方用生化湯益母膏[4]。同時可結合鍼灸合谷三陰交等穴或手術處理[4]

8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28.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82.

治療胞衣不下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