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微旨論

書籍 古籍 傷寒著作 宋代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g hán wēi zhǐ lùn

2 註解

傷寒微旨論》爲傷寒著作。二卷[1]。宋·韓祗和約撰於1086年[1]。原書已佚,後世刊印本系從《永樂大典》中輯錄編成[1]。全書自傷寒源至勞復證共十五篇,論述辨脈,汗、下、溫中等治療大法,用藥和某些病證的證治,並附方論、治案[1]。所用方劑不限於《傷寒論》方,多爲自擬方。所設汗、下、溫中諸法均依立春後至清明前;清明後至芒種前;芒種後至立秋前三個不同階段而定。韓氏在闡發《傷寒論》的學術經驗方面,體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與發展,論著頗爲後世所重視[1]。但王履在《醫經溯洄集》中批評韓氏“將溫暑作傷寒立論”,應予注意[1]。現存清末刻本及石印本,《四庫全書》本等。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53.

全本在線閱讀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