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喉痹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áng xū hóu bì

2 概述

陽虛喉痹爲病證名[1]。係指患喉痹日久導致陽氣虛弱,畏寒倦怠、手足不溫的病證。見《景嶽全書·雜證謨》。

3 病因病機

喉痹日久,過於攻傷胃氣,中氣內虛疼痛外逼,導致元陽浮越。

4 症狀及治療

症見面色潮紅沒有光澤,脈浮而散或弱而澀,聲如鼾睡,痰如拽據。

景嶽全書·雜證謨》卷二十八:“陽虛喉痹,非喉痹因於陽虛,乃陽虛因於喉痹也。蓋有因喉痹而過於攻擊致傷胃氣者;有艱於食飲。倉廩空虛,亦傷胃氣者;又有其體素弱不耐勞倦傷胃氣者。凡中氣內虛疼痛外逼,多致元陽飛越,脈浮而散或弱而澀,以致聲如鼾睡,痰如拽鋸者,此肺胃垂絕之候,速宜挽回元氣,以人蔘一味濃煎,放心徐徐飲之,如痰多者或加竹瀝、姜草亦可。”

治宜回陽救逆,方用獨蔘湯濃煎緩飲。若痰多者,加竹瀝、姜草。病情緩解後。再視全身情況進行調理。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7.

治療陽虛喉痹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陽虛喉痹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