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腳木皮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ā jiǎo mù pí

2 《*辭典》:鴨腳木皮

2.1 出處

《嶺南採藥錄》

2.2 拼音名

Yā Jiǎo Mù Pí

2.3 別名

西加皮(《陸川本草》),鴨腳皮(《嶺南草藥志》)。

2.4 來源

五加科植物鵝掌柴的根皮及樹皮。

2.5 形態

鵝掌柴,又名:鴨腳樹(《生草藥性備要》),鴨腳木(《嶺南採藥錄》),鴨母樹、鴨母爪、公母樹、傘託木、五指通、鴨掌柴。

喬木或灌木,高2~15米。掌狀複葉,小葉5~9,革質,橢圓形或長卵圓形,長7~17釐米,寬3~6釐米,幾禿淨,先端急尖,基部銳至鈍,全緣;葉柄長8~25釐米,小葉柄長約2~5釐米;托葉半圓形。花小,白色,芳香,傘形花序;萼有毛,或無毛,邊緣有5~6個細齒;花瓣5,肉質,長2~3毫米;雄蕊5;雌蕊1,子房5室,花拄短,長不達1毫米。核果球形,直徑3~4毫米。花期冬季。

本植物的根(鴨腳木根)、葉(鴨腳木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2.6 生境分佈

生長綠闊葉林中或向陽山坡。分佈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浙江、臺灣等地。產廣東、廣西等地。

2.7 性狀

乾燥樹皮呈長方形塊片狀,向內方微彎,長3~5.5釐米,闊2.5~3.5釐米,厚0.2~0.3釐米,外面灰暗色有不明顯的橫向皮孔,內麪灰棕色而光滑。質地疏鬆,木栓易於脫落,有時可見內皮之塊片,橫切面強纖維性,能層層剝離。氣微香。

2.8 化學成份

皮含酚類、氨基酸有機酸

2.9 性味

苦澀,涼。

①《生草藥性備要》:"根皮:味澀,性平。"

②《嶺南採藥錄》:"味苦。"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苦澀,涼。"

2.10 功能主治

發汗解表祛風除溼舒筋活絡。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風溼關節痛,跌打損傷骨折

①《生草藥性備要》:"根皮:治酒病,洗爛腳,敷跌打,十蒸九曬,浸酒祛風。"

②《嶺南採藥錄》:"治斑痧毒,以之煎水服。"

③《陸川本草》:"駁骨止血,消腫止痛。治風溼骨痛,跌打骨折傷積腫痛,刀傷出血。"

④《嶺南草藥志》:"除溼舒筋活絡,清胃腸酒溼積滯。"

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發汗解表祛風除溼。治流感發熱咽喉腫痛風溼骨痛,跌打瘀積腫痛。"

⑥《廣西中草藥》:"活血祛瘀,清熱。治風溼,跌打,燒傷。"

2.11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酒炒敷或熬水冼。

2.12 附方

接骨方:生鴨腳木皮六兩,生犁片木葉四兩,生官榕木葉四兩,雄雞一隻。共搗爛,雙酒炒熱敷患處,二十四小時去藥,再加酒炒熱熨患處。(《陸川本草》)

②治紅白痢疾:鴨腳木皮去外皮,洗淨,一蒸一曬,用四兩,水煎服。(《嶺南草藥志》)

③治風溼骨痛鴨腳木皮六兩,浸酒一斤。每日服兩次,每次五錢至一兩。(《廣西中草藥》)

2.13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鴨腳木皮的方劑

查看更多

用到中藥鴨腳木皮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