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痔·氣滯血瘀證

中醫證名 肛門直腸疾病 中醫肛腸科學 中醫學 息肉痔 中醫外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 ròu zhì ·qì zhì xuè yū zhèng

2 英文參考

rectal polyp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息肉痔·氣滯血瘀證(rectal polyp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氣滯血瘀,以腫物脫出肛外,能回納,疼痛甚,表面紫暗,舌質紫,舌苔白,脈澀爲常見症的息肉痔證候[1]

4 關於息肉痔

息肉痔(rectal polyp[2])爲病名,見上海中醫學院編《中醫外科學講義》。是指直腸內黏膜上長有贅生物的疾病[2]息肉痔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臨牀可分爲單發和多發兩種,前者多見於兒童,後者多見於青壯年,如果很多息肉積聚在一段或全段大腸者稱息肉病,多爲惡性。

息肉痔相當於西醫的直腸息肉[2]結腸息肉

詳見息肉痔條。

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