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荊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ū jīng wán

2 概述

烏荊丸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兩首。

3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方之烏荊丸

3.1 組成

川烏(去皮臍)一兩,荊芥穗二兩[1]

3.2 製法

上藥爲細末,醋糊爲丸,梧桐子[1]

3.3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酒或熱水送下,有痰空腹服,日三至四次;無痰早晨服[1]

3.4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方之烏荊丸主治諸風緩縱,手足不遂,口眼㖞斜,言語謇澀,眉目𥆧動,頭昏腦悶,筋脈拘攣,不得屈伸,遍身麻痹百節疼痛皮膚瘙癢,抓成瘡瘍;婦人血風,渾身痛癢,頭疼眼暈,及腸風髒毒下血不止[1]

4 蘇沈良方》卷二方之烏荊丸

4.1 方名

烏荊丸

4.2 組成

川烏1兩(炮,去皮),荊芥穗2兩。

4.3 製備方法

上以醋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4.4 功能主治

蘇沈良方》卷二方之烏荊丸治病風攣抽,頤頷寬嚲不收;腸風下血。諸風緩縱,手足不隨,口眼斜,言語謇澀,眉目瞤動,頭昏腦悶,筋脈拘攣,不得屈伸,遍身麻痹百節疼痛皮膚瘙癢,搔成瘡瘍。又治婦人血風,渾身痛癢,頭疼眼暈;及腸風髒毒下血不止。

4.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或熟水送下,有疾,食空時,1日3-4服;無疾,早晨1服。

4.6 臨牀應用

頤頷寬嚲不收:少府郭監丞,少病風攣搐,頤頷寬嚲不收,手承頷,然後能食,服此六七服即瘥,遂長服之,已五十餘年。年七十餘,強健,鬚髮無白者。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