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舊

鍼灸學 經穴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ān jiù

2 英文參考

Tōngtiān BL7[中國鍼灸學詞典]

3 註解

天舊經穴別名。見《鍼灸學》(南京)。即通天穴。[1]

參見“通天”:

通天經穴名(Tōngtiān BL7)。出《鍼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通:通達;天:頭頂爲天。穴在頭部,上通巔頂,故名。位於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處。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有清頭風通鼻竅的作用。主治頭面、口鼻等疾患,如頭痛眩暈面腫口鼻塞鼻衄耳鳴項強癭氣喘息瘈瘲等。現代又多用於治療鼻炎高血壓面神經麻痹中風後遺症遺尿足跟痛等。一般沿皮刺0.3~0.5寸;可灸。實驗研究針刺本穴可使部分癲癇大發作的患者腦電波節律紊亂趨向規則,或使病理性腦電波電位降低。[2]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3.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0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