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梔子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 zhī zǐ tāng

2 聖濟總錄》卷二十七:山梔子湯

2.1 處方

山梔子仁22克 大青 升麻各30克 阿膠(炒令燥)15克

2.2 製法

上四味,粗搗篩。

2.3 功能主治

傷寒發斑,心躁煩亂。

2.4 用法用量

每服5克,用水220毫升,入豉100粒,同煎至150毫升,去滓溫服

2.5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七

3 《雞峯》卷十八:山梔子湯

3.1 別名

五淋散五淋湯

3.2 處方

當歸芍藥(赤者)、茯苓(赤者)、甘草山梔子等分

3.3 製法

上爲細末。

3.4 功能主治

五淋血淋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宣,出少起多,臍腹急痛,蓄作有時,勞倦即發,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熱淋便血

3.5 用法用量

五淋散《局方》卷六(寶慶新增方)、五淋湯(《醫學實在易》卷七)。

3.6 各家論述

醫學實在易》:此方用梔、苓治心腹,以通上焦之氣,而心火清;歸、芍滋肝腎,以安下焦之氣,而五臟陰復;甘草調中焦之氣,而陰陽分清,則太陽氣化,而膀胱之府潔矣。

3.7 摘錄

《雞峯》卷十八

4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山梔子湯

4.1 處方

山梔子3兩,大黃(銼,炒)2兩,樸消2兩,甘草(生銼)2兩,石膏2兩,黃芩(去黑心)1兩,大青1兩,竹茹3分,鬱金1兩半。

4.2 製法

上爲粗末。

4.3 功能主治

去煩悶,潤腸胃。主心臟大熱。

4.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竹葉7片,煎至7分,去滓,食後服

4.5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三

5 聖濟總錄》卷一六八

5.1 方名

山梔子湯

5.2 組成

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前胡去蘆頭)、甘草(生用)各等分

5.3 主治

小兒8-9歲,痰實壯熱

5.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1日3次,不拘時候。

5.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6 聖濟總錄》卷一三○

6.1 方名

山梔子湯

6.2 組成

山梔子仁15枚,大黃(銼,微炒)2兩,黃芩(去黑心)1兩半,知母(焙)1兩,甘草(炙,銼)1兩。

6.3 主治

表裏俱熱,三焦不通,發背疽瘡及癰癤,大小便不利。

6.4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下芒消1錢匕,空心溫服,1日2次。

6.5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