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便

常見病方藥治療 青蛇毒 中醫常見病 中醫學 外傷性疾病與周圍血管疾病 中醫外科學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īng shé biàn

2 英文參考

acute thrombophlebiti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acute thrombophlebit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acute thrombotic phlebit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青蛇便爲病證名[1]。出《證治準繩·瘍醫》卷四。即青蛇毒[1]

青蛇毒(acute thrombophlebitis)爲病證名[1]。見《外科大成》卷二[1]。又名青蛇便[1]。是指以小腿肚結塊長約二、三寸,色青紫,腫硬疼痛,頭大尾小,形如青蛇,可見全身憎寒壯熱爲主要表現的脈管疾病[2]。由腎經虛損溼熱下注所致[2]。其臨牀特點是:體表筋脈靜脈)掀紅灼熱,硬腫壓痛,可觸及條索狀物,甚者可致惡寒發熱等症。

青蛇便相當於急性血栓性靜脈炎[2][2]

4 青蛇便病因病機

青蛇便腎經虛損溼熱下注所致[2]

青蛇便溼熱毒邪入侵,以致筋脈氣血瘀滯,阻塞不暢所致。有的與靜脈注射有關。

5 青蛇便症狀

初起小腿肚結塊長約二三寸,色青紫,腫硬疼痛,頭大尾小,形如青蛇,全身可出現憎寒壯熱[2]

6 青蛇便的診斷

6.1 典型臨牀表現

青蛇便多見於青壯年,男女都可發病,好發於四肢筋脈(尤多見於下肢),次爲胸腹壁等處,由於發病部位不同,臨牀表現各異。

發於四肢者,下肢多於上肢,病初爲肢體某一筋脈靜脈)行走區疼痛、壓痛,繼而紅腫灼熱,可捫及條索狀物。繼則疼痛加劇,條索狀物延長,掀紅灼熱。全身可有惡寒發熱、周身不適。一般爲節段性,經治療後,紅腫熱痛可減輕,硬條索物可縮短,約經2—3個月治療硬條索可完全消失。

發於胸腹壁者,以疼痛爲主症,在疼痛區可捫及條索狀壓痛區,長約3—5cnl或10—200n不等,疼痛在胸部,屈伸時加重,條索狀物位於皮下,質硬,與周圍組織皮膚粘連,拉緊其上下端皮膚可出現凹陷性淺溝。一般無全身症狀

另外,下肢淺靜脈曲張,或靜脈某一段反覆穿刺,或輸人高滲糖及酸性藥物後,淺靜脈局部可出現紅硬痛性腫物,或條索狀腫物,有壓痛,難以消退

6.2 輔助檢查

靜脈造影有助於瞭解靜脈栓塞的部位及長度。急性期,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總數增高。

7 需要青蛇便相鑑別的疾病

紅絲療多發於四肢,因有紅絲一條,迅速向上走竄,微痛不適,按之稍痛但無腫硬,可引起腋下或胯間畢核腫大。多由四肢末端療瘡、手足癬糜爛皮膚破損染毒後毒邪擴散,向上走竄所致,相當於西醫的急性淋巴管炎。經治療一般2~3日可消失。

8 青蛇便的治療

蛇頭向下者,毒輕而淺,急刺蛇頭半寸或一寸,出紫黑血,隨針孔搽拔釘散,外敷離官錠,內服仙方活命飲,加黃柏牛膝木瓜蛇頭向上者,毒深而惡,急刺蛇頭一二寸,出紫黑血,針孔白降丹細條插入五六分,外貼太乙膏[2]。餘腫敷太乙紫金錠,內服麥靈丹,俟毒減退,次服仙方活命飲調和之[2]

8.1 辨證治療

8.1.1 溼熱瘀滯

青蛇毒·血熱瘀滯證(superficial vein thrombus with pattern of blood-heat stasis and stagnation)是指血熱瘀滯,以病變筋脈紅腫熱痛,上下游走,肢體活動不利,可有身熱,舌質紅,舌苔黃,脈數爲常見症的青蛇毒證候[2]

8.1.1.1 症狀

病變局部筋脈紅腫熱痛,或上下游走,肢體活動不利;多伴有發熱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8.1.1.2 辨證分析

溼熱入侵,氣血瘀滯,筋脈不利,鬱而化熱,則筋脈紅腫熱痛,甚則肢體活動不利;或挾風邪,則上下游走;熱邪爲患,則見發熱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爲溼熱壅滯之象。

8.1.1.3 治法

清熱利溼涼血活血。

8.1.1.4 方藥治療

五神湯涼血四物湯加減。

8.1.2 瘀阻脈絡

青蛇毒·瘀阻脈絡證(superficial vein thrombus with pattern of stasis obstructing vessels and collateral)是指瘀阻脈絡,以病變筋脈腫如硬索,粘連不移,牽扯不適,或呈多個硬性結節,皮色褐黑,脛踝水腫,輕者舌脈無變化,重者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脈多沉澀爲常見症的青蛇毒證候[2]

8.1.2.1 症狀

病程日久,局部筋脈硬腫如條索,粘連不移,牽扯不適,或多個硬性結節,皮色褐黑,脛踝水腫舌邊有瘀點,苔薄白,脈沉澀。

8.1.2.2 辨證分析

病程日久,氣血瘀滯於筋脈,則形成硬索腫塊,粘連不移;氣血瘀滯,局部失養,故皮色褐黑;氣血瘀滯,水道不利,則脛躁水腫舌邊有瘀點、苔薄白、脈沉澀皆爲氣血瘀滯之徵。

8.1.2.3 治法

理氣活血,化瘀散結。

8.1.2.4 方藥治療

活血通脈湯加減。

8.1.3 溼熱

青蛇毒·溼熱證(superficial vein thrombus with dampness-heat pattern)是指溼熱阻絡,以患肢腫脹,發熱皮膚發紅,脹痛,喜冷惡熱,或有條索狀物,或微惡寒發熱舌苔黃膩或厚膩,脈滑數爲常見症的青蛇毒證候[2]

8.1.4 肝鬱

青蛇毒·肝鬱證(superficial vein thrombus with liver depression pattern)是指肝鬱氣滯,以胸腹壁有條索狀物,固定不移,刺痛脹痛,或牽掣痛,伴胸悶噯氣等,舌質淡紅或有瘀點、瘀斑,舌苔薄,脈弦或弦澀爲常見症的青蛇毒證候[2]

8.2 外治法

早期可選用如意金黃散玉露散等外敷。

後期可用紅靈丹油膏外敷;或雞血藤桂枝30g,紅花30G等煎水浸泡患肢,每日1次。

9 青蛇便患者日常保健

1.患於下肢者,宜抬高患肢,臥牀休息。

2.靜脈穿刺術後,局部立即用溼毛巾熱敷,注射時注意嚴格消毒,以免外邪人侵。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6.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