齧舌

望診 中醫學 舌象 中醫症狀名 中醫診斷學 舌態 舌診 舌質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iè shé

2 英文參考

tongue biti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齧舌症狀[1] 。齧者,咬也[1]齧舌即病人不自主地嚼咬自己舌頭的表現[2] 。《黃帝內經靈樞·口問》:“少陰氣至則齧舌少陽氣至則齧頰陽明氣至則齧脣矣。” 《黃帝內經靈樞集註》:“齒者,腎氣之所生也,少陰之脈夾舌本少陽之脈循於頰,陽明之脈,夾口環脣下,如腎藏之生氣,厥逆走上,與中焦所生之脈氣,相輩而至,則舌在齒之內,而反向外矣,脣在齒之外,而反向內矣,頰在齒之旁,而反向中矣。” 故自咬其舌[2]。《證治匯補》卷四:“心脾之虛,恆通於舌,陽明之經,直入齒縫,故邪入心脾,則舌自挺;邪入陽明,則口自噤,一挺一噤,故令嚼舌。治宜清其風火,則舌自愈。”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73.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