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帶

經穴別名 腧穴學 經外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é dài

2 概述

鞋帶穴名:1.經外奇穴名;2.經穴別名。

3 經外奇穴名·鞋帶

鞋帶經外奇穴名。出《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祕旨全書》。位於足踝關節的前面,內外踝高點連線與脛骨前肌外側緣的交點下0.3寸處。左右計2穴。主治小兒角弓反張

3.1 定位

經外奇穴·鞋帶位於足踝關節的前面,內外踝高點連線與脛骨前肌外側緣的交點下0.3寸處。左右計2穴。[1]

3.2 治病

經外奇穴·鞋帶主治小兒角弓反張[1]

3.3 灸法

一般灸3~7壯。[1]

4 經穴別名·鞋帶

鞋帶經穴別名。見《鍼灸學》(南京)。即解溪[1]

穴位解溪
漢語拼音Jiexi
羅馬拼音Chiehhsi
美國英譯名Dissolving Brook
各國代號中國ST41
日本41
法國莫蘭特氏E41
富耶氏E41
德國M41
英國S41
美國St41

解溪經穴名(Jiěxī ST41)[2]。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別名草鞋帶鞋帶。屬足陽明胃經[2]解溪足陽明胃經五輸穴經穴五行屬火[2]。解即分解,指踝關節,溪即溝溪,指體表較小的凹陷,解溪穴在踝關節陷中,故名[2]。主治頭痛眩暈癲狂腹脹便祕,下肢痿痹,目赤胃熱譫語面腫霍亂瘈瘲驚悸咳喘,膝重轉筋腳軟無力,神經頭痛胃炎腸炎氣逆發噎,消化不良,飢不欲食腎炎面神經麻痹,足下垂,踝關節周圍組織扭傷,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頭面浮腫,腳腕無力,頭面水腫面赤眉棱骨痛瘛瘲驚風譫語,足踝腫痛,腳重,癲癇精神病,腓神經麻痹高血壓等。

4.1 別名

草鞋帶(《扁鵲神應鍼灸玉龍經》),鞋帶[3]

4.2 出處

黃帝內經靈樞·本輸》:胃出於厲兌……行於解溪解溪,上衝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爲經。

4.3 特異性

解溪足陽明胃經五輸穴經穴五行屬火。

4.4 穴名

解即分解,指踝關節,溪即溝溪,指體表較小的凹陷,解溪穴在踝關節陷中,故名[3]

解,有判解、離散之義。谿,同溪,爲山間的水流。《漢書·司馬相如傳》:“振溪通谷,寰戶溝瀆。”陷處爲溪。穴在足關節當前正中,脛骨與距骨相接之凹隙中,適當束縛鞋帶之處,因名“解溪”。[3]

關節間隙在《內經》中常稱爲“骨解”或“節解”。穴當踝關節大節解之中,因其所在及功用而得名。[3]

4.5 所屬部位

[4]

4.6 解溪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解溪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5][6]

解溪在踝區,踝關節前面中央凹陷中,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正坐取穴[6]

解溪位於足背踝關節橫紋的中點,約與外踝尖相平,當趾長伸肌腱與𧿹長伸肌腱之間凹陷處[7]

解溪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png

解溪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解溪穴的位置

解溪穴的位置

解溪的位置

解溪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解溪的位置

解溪穴的位置(肌肉

解溪的位置

解溪穴的位置(骨骼

4.7 取法

解溪在踝區,踝關節前面中央凹陷中,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正坐取穴[7]

正坐垂足或仰臥位,平齊外踝高點,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處取穴

仰臥位或正坐位,踝關節前面橫紋中央凹陷中,令足趾上蹺,顯現足背部兩肌肌腱(踇長伸肌肌腱與趾長伸肌肌腱),穴在兩肌肌腱之間,相當於內、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處取穴[8]

4.8 穴位解剖

解溪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小腿十字韌帶、脛腓韌帶聯合。有脛前動、靜脈分佈着腓淺神經及腓深神經皮膚由腓淺神經分佈小腿筋膜緻密, 在踝關節前方形成小腿十字韌帶。該韌帶由附着於跟骨外側前部的外側束,和附着在內踝及足內側緣的內側上下支組成。針由皮膚、皮下組織,在(踇)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之間,達脛、腓骨之間的脛腓韌帶聯合。

4.8.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距骨[8]

皮膚→皮下組織→𧿹長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腱[8]

4.8.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足背內側皮神經(腓淺神經分支)分佈;深層有腓深神經和脛前動脈經過並分佈[8]

布有腓淺神經、腓深神經和脛前動、靜脈[8]

4.9 解溪穴的功效與作用

解溪健脾化滯、清熱寧神的作用[8]

解溪舒筋活絡,清胃化痰,鎮驚安神作用

解溪有通調腸胃、舒筋利節作用[8]

解溪健脾和胃通經活絡作用[8]

解溪穴爲足陽明經之經穴,乃經氣旺盛之處,配五行屬火,瀉之既可清陽明經熱,又可瀉陽明胃火,故可用於胃腸積熱、腑氣不通所引起的腹脹便祕等症[8]

火乃木之子,應五臟之心,故瀉之可清肝火、瀉心火,以治療陽明經熱或肝火上擾引起的頭痛眩暈心火熾盛和肝風內動引起的癲狂等神志病變[8]

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故解溪可治療頭面、下肢及踝關節周圍病變[8]

4.10 治病

解溪主治頭痛眩暈癲狂腹脹便祕,下肢痿痹,目赤胃熱譫語面腫霍亂瘈瘲驚悸咳喘,膝重轉筋腳軟無力,神經頭痛胃炎腸炎氣逆發噎,消化不良,飢不欲食腎炎面神經麻痹,足下垂,踝關節周圍組織扭傷,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頭面浮腫,腳腕無力,頭面水腫面赤眉棱骨痛瘛瘲驚風譫語,足踝腫痛,腳重,癲癇精神病,腓神經麻痹高血壓等。

解溪主治頭痛眩暈癲狂腹脹便祕、下肢痿痹、目赤胃熱譫語[8]

解溪主治頭面、脾胃、足踝關節等疾患:如頭痛目赤眩暈面腫腹脹霍亂氣逆發噎、飢不欲食便祕癲狂瘈瘲驚悸咳喘、膝重轉筋腳軟[8]力。

現又多用解溪治療神經頭痛消化不良、胃炎腸炎腎炎面神經麻痹、足下垂、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等[8]

解溪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腹脹便祕癲狂頭面浮腫,下肢痿痹,腳腕無力等[8]

解溪穴主要用於治療踝關節疾患,對於面部、口齒、咽喉和胃部的疾患,可以按照經絡辨證,循經選用此穴[8]。主治頭痛眩暈頭面水腫面赤眉棱骨痛腹脹便祕癲狂瘛瘲驚風譫語;下肢痿痹,足踝腫痛,腳重[8]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精神病頭痛,腓神經麻痹

運動系統疾病:踝關節周圍組織扭傷,足下垂;

消化系統疾病:胃炎腸炎

其它:高血壓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直刺0.5~1寸[8]

一般直刺0.5~0.8寸[8][8],或平刺1~1.5寸[8]

可透丘墟商丘,局部有酸脹沉重感,有時可擴散至整個踝關節[8]

直刺0.3~0.5寸[8]

1.直刺0.3~0.5寸;

2.平刺1.0~1.5寸;

3.可透丘墟商丘,局部酸脹,有時可擴散至整個踝關節

4.11.2 灸法

可灸[8]

艾條灸5~10分鐘[8]

艾炷灸3~5壯,艾條灸10~15分鐘。

4.12 配伍

解溪條口丘墟太白,有通經活絡止痛的作用,主治膝股腫痛,腳轉筋

解溪血海商丘,有和胃降逆作用,主治腹脹

解溪崑崙太溪,治踝部痛[8]

解溪商丘血海,治腹脹[8]

解溪商丘丘墟崑崙太溪,有舒筋活絡作用,主治踝部痛。

解溪丘墟商丘,治踝關節[8]

解溪條口丘墟太白,治膝股腫、胻酸轉筋[8]

解溪配陽蹺,治癲疾[8]

解溪經渠陽池合谷支溝前谷內庭後溪腕骨陽穀厲兌衝陽,治熱病汗不出[8]

4.13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熱病汗不出,善噫,腹脹滿,胃熱譫語解溪主之。瘧,瘛瘲驚,股膝重,胻轉筋頭眩痛,解溪主之。風水面浮腫,顏黑,解溪主之。風從頭至足,面目赤,口痛齧舌解溪主之。癲疾,發寒熱,欠,煩滿,悲泣出,解溪主之。霍亂解溪主之。白膜復珠,瞳子無所見,解溪主之。狂,易見鬼與火,解溪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解溪,主口痛,齧舌。主腹大,下重;主瘛瘲而驚。主膝重,腳轉筋溼痹白幕復珠子,無所見,解溪主之。

鍼灸大成》:頭風面赤目赤,眉攢疼不可忍。

鍼灸逢源》:寒溼腳氣,灸解溪七壯。

玉龍歌》:驚悸怔忡,取陽交解溪勿誤。

類經圖翼》:瀉胃熱

4.14 研究進展

4.14.1 炎症竈增生過程的影響

針刺貓的“足三裏”、“解溪”後第4日發現迴腸末端人工潰瘍面滲出物被清除,並被大量肉芽組織充填,而對照組肉芽組織則開始新生。表明針刺有促進肉芽組織細胞修復再生瘢痕化過程。實驗觀察表明,針刺組新生上皮細胞鹼性磷酸酶反應提早並增強,傷口的四周黏膜過碘酸希夫反應也遠比對照組爲強。[8]

4.14.2 治療肩周炎

用28號1.5寸毫針從患肢對側解溪向足跟直刺1寸。手感針達骨膜後,大幅度捻轉強刺激,同時配合上下提插針體的手法,兩者交替使用,不留針。治療過程中,試做患肢的上舉下放、外展內收活動。結果:顯效16例,近期短效7例,無效1例。[8]

4.14.3 治療胃腸道絞痛

患者坐位臥位,用手指點按解溪足三裏,力度由輕到重,以患者耐受爲度,每穴點按2~6 min。28例中,顯效(治療2~6 min疼痛消失)21例,有效(治療後疼痛減輕)5例,無效(治療後疼痛無改善)2例。[8]

4.14.4 治療手腕挫傷

右手拇指及腕關節挫傷月餘,取對側解溪公孫捻轉瀉法,同時囑患者活動關節,局部加用艾灸,連續鍼灸治療5次,症狀明顯好轉,後又鞏固治療2次告愈。[8]

5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7.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19.
  3. ^ [3]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9.
  5. ^ [5]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6.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52.
  8. ^ [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88-18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