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騮卵

中藥材 清熱利溼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ǎ liú luǎn

2 中醫大辭典》·馬騮卵

馬騮卵中藥名,出自《陸川本草[1]

2.1 別名

蕨薯、涼水果、石窩蛋、雉雞蛋[1]

2.2 來源及產地

骨碎補科植物腎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 (L.) Presl的塊莖分佈西南、華南及福建、臺灣等地。[1]

2.3 性味

甘、淡,涼[1]

2.4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止咳止血[1]

1.治溼熱腹瀉痢疾疳積疝氣[1]

2.治肺熱咳嗽吐血尿血。煎服:9~15g。[1]

3.搗敷治淋巴結炎,創傷出血;鮮品切片外擦治體癬[1]

2.5 化學成分

塊根中含羊齒烯、β-谷甾醇裏白烯等[1]

3 《*辭典》·馬騮卵

3.1 出處

《陸川本草

3.2 拼音名

Mǎ Liú Luǎn

3.3 別名

蕨薯(《廣西藥植圖志》),鳳凰蛋落地珍珠(《陸川本草》),麻雀蛋、涼水果(《四川中藥志》),獁騮卵(《廣西中草藥》),石窩蛋、貓蛋果、蛇蛋參(《雲南中草藥》),雉雞蛋(《福建中草藥》)。

3.4 來源

骨碎補科植物腎蕨塊莖。全年可採。

3.5 性味

甘澀,平。

①《廣西藥植圖志》:"味甘帶澀,性平,無毒。"

②《陸川本草》:"甘淡,微寒。"

3.6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止血。治咳嗽吐血泄瀉痢疾疳積血淋,廟氣。

①《廣西藥植圖志》:"止水瀉。治麻後痢,小兒疳積。"

②《陸川本草》:"生津止渴,清肝,止血。治泄瀉下痢,舌幹口渴眼球上翳,跌打暗傷,刀傷出血。"

③《南寧市藥物志》:"收斂殺蟲。治內傷咳嗽,紅白痢疳積疝氣。"

3.7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3.8 附方

①治水瀉馬騮卵(生的)二十枚,搗爛衝開水,過濾取汁,內服。(《廣西藥植圖志》)

②治時痢、小兒麻後痢:馬騮卵醋浸備用。成人喫十枚,小兒喫三至五枚。(《廣西藥植圖志》)

③治疝氣馬騮卵二兩,加糖適量,濃煎衝酒服。(《泉州本草》)

④治吐血:涼水果根莖一兩。煎水服。(《貴州草藥》)

⑤治痢疾:獁騮卵浸醋,每日服二次,每次服十枚。

⑥治小兒積熱:獁騮卵八枚。水煎服。

⑦治鼠蹊淋巴結炎:獁騮卵二兩,黃糖少許,搗爛敷患處。(⑤方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⑧治咳嗽血淋:蛇蛋參鮮品四錢至一兩。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3.9 摘錄

《*辭典》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8.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