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漿液性腫瘤

婦產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uǎn cháo jiāng yè xìng zhǒng liú

2 疾病代碼

ICD:D27

3 疾病分類

產科

4 疾病概述

卵巢漿液性腫瘤其特點可見囊性腫物,直徑由1~20cm;單房性多見,也可多房。囊液多清晰、草黃色、漿液性,偶可混濁,甚至帶有血性。

1.漿液性良性囊腺瘤 佔所有卵巢良性腫瘤的20%。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幼女至絕經後婦女均可發生,大多數發生育齡婦女

2.漿液性癌 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佔原發卵巢惡性腫瘤的40%,是最常見者,好發年齡爲40~60 歲。

5 疾病描述

卵巢漿液性腫瘤其特點可見囊性腫物,直徑由1~20cm;單房性多見,也可多房。囊液多清晰、草黃色、漿液性,偶可混濁,甚至帶有血性。生長方式和形態變化較多,特別是乳頭生長較多,且方式多樣化。雙側性較其他類型上皮性腫瘤多見,腫瘤內鏡下常可找到砂粒體(psomoma Mies)。組織類型在良性及交界性腫瘤中可分爲囊腺瘤(cystadenoma) 、乳頭狀囊腺瘤(papillarycystadenoma)、表層乳頭狀瘤(Surface papilloma)、腺纖維瘤(adenofibroma)及囊性腺纖維瘤(cystadencofibroma)。惡性中可分爲腺癌(adenocarcinoma)、乳頭腺癌(papillary adenocarcinoma)、表層乳頭腺癌(surface papillaryadenocarcinoma)、腺癌纖維瘤(adenocarcino fibroma)及囊腺癌纖維瘤(cystadenocarcinofibroma)。

6 症狀體徵

1.漿液性良性囊腺瘤 大多數爲單側性,但漿液性囊腺瘤較其他種上皮性腫瘤多見雙側性腫瘤不大時症狀可以不明顯,增大時可引起壓迫症狀,蒂扭轉或腫瘤感染時可出現急性腹痛。有乳頭生長特別是表面乳頭外生型者,應注意病理診斷與惡性鑑別。腫瘤標記物檢測如CA125 等可有助於鑑別,惡變率在35%左右,但乳頭型惡變率更高。漿液性腺纖維瘤很少見,偶見內分泌失調症狀

2.交界性漿液性腫瘤 除有盆腔腫物的症狀外,卵巢擴散的機會較多,乳頭發生芽狀增生,易於脫落種植,或引起腹水、腸粘連等合併症。

3.漿液性癌 由於卵巢深居盆腔腫瘤早期體積不大,未發生轉移或合併症時很難出現症狀。一旦合併有腹水轉移,則出現腹脹、胃腸道症狀,如消化不良或排便困難等。由於腫物的大小及所在部位,可有隱痛、或壓迫性症狀,表現爲排尿困難或不暢等。婦科腫瘤患者強調必須進行三合診,尤其對絕經後婦女,因陰道穹隆變淺,雙合診不易查到腫物,特別是後穹隆有轉移結節,行婦科三合檢查時往往容易發現腫物。

7 疾病病因

卵巢漿液性腫瘤卵巢上皮性腫瘤,近年來公認卵巢上皮性腫瘤來自卵巢表面上皮-間質。該上皮與腹腔間皮均來自體腔上皮(coelomic epithelum),在胚胎時期參與米勒管(Mullerian duct)的形成。

8 病理生理

1.卵巢漿液性腫瘤的發病機

(1)漿液性良性囊腺瘤

①單房性漿液性囊腺瘤:由於其表現爲單房薄壁的囊腫,常被稱爲單純性囊腫(simple cyst)。腫瘤外表光滑、壁薄,大小由數釐米至數十釐米不等。切面爲單個囊腔,內壁光滑,有時也可見到扁平散在的鈍圓乳頭。囊腔內液體透明,淡黃色,漿液性,偶有黏稠的黏液性物質。上皮爲單層立方形或柱形,常含有少量輸卵管型上皮。

②多房漿液性囊腺瘤或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瘤:囊腔因纖維組織被分隔爲多房,表面可呈結節狀,大小質地取決於囊的大小和囊液的張力。一般包膜略厚,呈灰白色、光滑;房內可見乳頭生長乳頭可呈內生型、外生型或內外型均有。上皮大部分爲輸卵管型,細胞排列整齊,大小一致,無核分裂象。腫瘤間質和乳頭間有時可見到砂粒體。

③漿液性表面乳頭狀瘤:較少見,特點是乳頭全呈外生型,大小不等,鏡下則可見卵巢間質或纖維組織,表面覆蓋單層立方形或低柱狀上皮,部分細胞有纖毛。這類腫瘤雖屬良性,但上皮細胞可脫落,種植於腹膜盆腔器官表面,甚至出現腹水,臨牀上應引起重視。

纖維腺瘤和腺纖維瘤:來自卵巢生髮上皮及其間質,腺纖維瘤纖維間質爲主,多爲實性,有少量散在小囊腔;囊腺纖維瘤以實質佔一半或大部,其餘爲較大的囊腔。兩者均爲良性,平均9cm 大小,一般爲單側性。間質內偶見成羣的多邊形大細胞,爲黃素化的卵泡細胞,囊性腺腔則覆蓋單層立方形上皮或柱形上皮。

(2)交界性漿液性腫瘤:與良性漿液性囊腺瘤相似,但有較多乳頭狀突起,體積較大,雙側發生機會比良性多。

鏡下觀察:

①上皮增生不超過3 層,也可增生呈簇狀。常有乳頭形成,乳頭分支較少,表面上皮也不超過3 層。

細胞核異型,染色較深,但限於中度範圍以下。

③核分裂象較少,1 個高倍視野內不多於1 個。

④間質無浸潤

(3)漿液性癌:

①漿液性腺癌、漿液性乳頭腺癌及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漿液性腺癌爲米勒管型上皮的惡性腫瘤,其癌細胞常以形成囊腔和乳頭爲特徵,但或多或少仍保留原來的組織形態。有的腫瘤形成大且不規則的小囊腔,有時上皮突入腔內形成上皮簇或乳頭的傾向。

組織分級:

A.高分化(Ⅰ級):上皮增生4 層以上,異型性明顯。大部分有乳頭乳頭分支極細,乳頭的上皮間變明顯。有時上皮增生堆積,複製成大量新的小腺體。在乳頭或間質內可見砂粒體。

B.中分化(Ⅱ級):有乳頭結構,但形態怪異,呈手指狀或簇狀。部分區域爲腺管狀或篩狀,小部分爲實質性細胞團。細胞異型性大,分化差,分裂象多。

C.低分化(Ⅲ級):乳頭結構消失,腫瘤細胞呈實質性片狀或團塊狀,即實質性腺癌。細胞異型性大,分裂象多,間質極少。

②惡性腺纖維瘤及囊性腺纖維瘤:與良性腺纖維瘤的外觀無區別,鏡下可見上皮成分惡性,核分裂活躍,或有不規則大小的囊腔,或呈實性瘤等。

2.卵巢漿液性腫瘤轉移途徑

(1)直接擴散

(2)淋巴轉移

(3)血行擴散

9 診斷檢查

實驗室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80%的卵巢漿液性癌血清CAl25 檢測陽性,由於其他腫瘤及非腫瘤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等也有陽性可能,故用於追蹤監測更有意義,鑑別診斷時還要配合其他方法

診斷:根據臨牀表現、體徵及以上檢查,可以作出診斷。

1971 年Barber 首先提出絕經後觸及卵巢綜合徵(postmenopausalpalpableovary,PMPO),指出:PMPO 有發生卵巢癌的可能。當然不是所有PMPO均意味着有卵巢癌,但如檢查發現絕經卵巢增大,則應引起重視,進一步明確診斷。正常卵巢絕經大小約爲3.5cm×2.0cm×1.5cm,絕經後1~2 年約爲2.0cm×1.5cm×0.5cm,而絕經後2 年以上則約1.5cm×0.75cm×0.5cm。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科腫瘤中心107 例50 歲以上PMPO 患者中,22.4%發現有卵巢惡性腫瘤

其他輔助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

10 鑑別診斷

卵巢上皮性腫瘤中的其他腫瘤卵巢黏液性腫瘤卵巢宮內膜樣腫瘤、移行細胞腫瘤相鑑別。

11 治療方案

1.漿液性良性囊腺瘤 切除患側卵巢

2.交界性漿液性腫瘤 根據臨牀分期及患者年齡決定手術範圍,應切除一切肉眼所見的腫瘤

3.漿液性癌 根據患者腫瘤經手術及病理明確臨牀分期(FIGO),考慮年齡和對生育的要求決定手術方式。除Ⅰa G1 可行保守性手術外,其餘則應按卵巢癌手術,輔以化療。

12 併發症

周圍組織粘連如腸粘連、約有2/3 的患者合併腹水

13 預後及預防

預後:

1.漿液性良性囊腺瘤 預後良好。

2.交界性漿液性腫瘤 預後較漿液性卵巢癌好,但需注意確切的病理診斷,做好隨訪。

3.漿液性癌 保守性手術者仍應定期隨訪,緊密觀察。

預防: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密切隨訪。

14 流行病學

卵巢漿液性腫瘤卵巢上皮性腫瘤中最常見者,發病率約佔全部卵巢腫瘤的25%。卵巢上皮癌的高發年齡在40 歲以上,約10/10 萬婦女,在77 歲時達52/10 萬,而至80 歲時則降至45/10 萬。

1.漿液性良性囊腺瘤 佔所有卵巢良性腫瘤的20%。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幼女至絕經後婦女均可發生,大多數發生育齡婦女

2.漿液性癌 漿液性乳頭狀囊腺癌佔原發卵巢惡性腫瘤的40%,是最常見者,好發年齡爲40~60 歲。

15 特別提示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密切隨訪。

卵巢漿液性腫瘤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