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芺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ǔ ǎo

2 出處

出自《本草經集註》。

1.《爾雅》郭璞注:鉤芺,大如拇指中空,莖頭有薹似薊,初生可食。

2.陶弘景苦芺,處處有之,人取莖生食之。五月五日採,暴幹。

3.《唐本草》:苦芺,今人以爲漏蘆,非也。

4.《食療本草》:苦芺,生食治漆瘡。不堪多食爾。

5.《蜀本草》:《圖經》有云,苦芺子若貓薊,莖圓無刺。所在下溼地有之。

6.《本草綱目》:《爾雅》鉤芺,即此苦芺也。許

3 拼音名

Kǔ ǎo

4 英文名

Herb of Linearleaf Thitle

5 別名

鉤芺、苦板、苦菜敗醬敗醬草

6 來源

藥材基源:爲菊科植物蒙山萵苣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ctuca tatarica (L.) C.A. Mey.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除淨泥土,曬乾

7 形態

山萵苣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分枝。葉互生;下部葉長圓形,灰綠色,基部收窄,半抱莖,羽狀或倒向羽狀深裂或淺裂,質厚,稍肉質;莖中部葉與下部葉同形,但披針形或狹披針形,不分裂,全緣;上部葉全緣,抱莖;有時全部葉全緣而不分裂。頭狀花序多數,有20個小花,在莖枝頂端排成開展圓錐狀花序;舌狀花紫色或淡紫色。瘦果長圓狀條形,秒壓扁或不扁,灰色至黑色,無邊緣或有不明顯的狹窄邊緣,有5-7條縱肋,果頸漸窄,較長,灰白色,冠毛白色。

8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粘土或砂質土壤上,常風於河邊、湖邊。

資源分佈分佈於東北、華北及西北等地。

9 化學成份

開花的地上部分含山萵苣苦素(lactupicrin),山萵苣素(lactucin),α-香樹脂醇(α-amyrin)[1]。

10 性味

味苦;性微寒

11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暑熱煩悶;津瘡;丹毒;癰腫;痔瘡外傷出血跌打損傷

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生嚼。外用:適量,搗敷;或燒灰敷;或煎湯洗。

13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主面目通身漆瘡

2.陶弘景:燒作灰以療金瘡。

3.《日華子本草》:治丹毒

4.汪穎《食物本草》:煎湯洗痔。

5.《本草綱目》:下氣,解熱。

6.《醫林纂要》:解暑去熱。

7.《湖南藥物志》:破宿血,生新血,解熱毒,利胸膈,除煩悶,補虛損

8.《廣西藥植名錄》:涼血止血,活血,解毒

14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