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苦芺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苦芺

出自《本草經集註》。1.《爾雅》郭璞注:鉤芺,大如拇指,中空,莖頭有薹似薊,初生可食。2.陶弘景:苦芺,處處有之,人取莖生食之。五月五日採,暴幹。3.《唐本草》:苦芺,今人以爲漏蘆,非也。4.《食療本草》:苦芺,生食治漆瘡。不堪多食爾。5.《蜀本草》:《圖經》有云,苦芺子若貓薊,莖圓無刺。所在下溼地有之。6.《本草綱目》:《爾雅》鉤芺,即此苦芺也。許KǔǎoHerbofLinearleafThitle鉤芺、苦板、苦菜、敗醬、敗醬草藥材基源:爲菊科植物蒙山萵苣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ctucatatarica(L.)C.A.Mey.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除淨泥土,曬乾。蒙山萵苣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分枝。葉互生;下部葉長圓形,灰綠色,基部收窄,半抱莖,羽狀或倒向羽狀深裂或淺裂,質厚,稍肉質;莖中部葉與下部葉同形,但披針形或狹披針形,不分裂,全緣;上部葉全緣,抱莖;有時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