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肋畸形

先天性發育性及遺傳性疾病 先天性枕頸及頸椎畸形 骨科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ǐng lèi jī xíng

2 英文參考

deformity of cervical rib

3 概述

隨着人類的進化頸椎上的肋骨早已退化不復存在,但也有2%的正常人於第7頸椎上仍有頸肋殘存,其中大多數人無任何臨牀症狀,僅在體檢中發現。

頸肋畸形可併發胸廓出口綜合徵。在胸廓出口綜合徵患者中,約半數系因第7頸椎肋骨畸形或橫突過長所致,在臨牀上不僅具有相應的特點,且治療亦有異與其他原因所致者。

頸肋畸形一般對症處理後即可緩解症狀,極少行手術治療。

4 疾病名稱

頸肋畸形

5 英文名稱

deformity of cervical rib

6 分類

骨科 > 先天發育性及遺傳性疾病 > 先天性枕頸及頸椎畸形

7 ICD號

Q76.5

9 病機

隨着人類的進化頸椎上的肋骨早已退化不復存在,但也有2%的正常人於第7頸椎上仍有頸肋殘存,其中大多數人無任何臨牀症狀,僅在體檢中發現。

頸肋形態各異,從病理解剖上可以分爲以下四種類型。

9.1 完整型頸肋 

完整型頸肋指具有較爲典型的肋骨形態,前方以肋軟骨與胸骨或第1肋骨相連結。一般見於第7頸椎,罕有發生於第6或第5頸椎者(圖1)。

9.2 半完整型頸肋 

半完整型頸肋與前者相似,惟其前方以軟骨關節面與第1肋骨相連。

9.3 不完全型頸肋 

不完全型頸肋形態肋骨相似,惟發育較短小,前方以纖維性束帶與第1肋骨相連結。

9.4 殘留型頸肋 

殘留型頸肋指於第7頸椎橫突外方僅有1.0cm左右長短的殘留肋骨,其尖端多以纖維束帶附着於第1肋骨上。

除上述四型外,還有某些病例表現爲第7頸椎橫突過長,同樣構成了胸廓出口狹窄的病理解剖因素之一。

此種先天畸形並不在出生後早期發病,一般多於20歲前後發病,尤其是女性,由於人體生長發育,致使雙側肩胛帶逐漸下垂,加之勞動負荷的遞增,使前斜角肌的張應力增加,胸廓出口處內壓升高,最後引起臂叢神經鎖骨動脈受壓而出現一系列臨牀症狀

10 頸肋畸形的臨牀表現

10.1 一般特點

10.1.1 (1)發病年齡

頸肋畸形以20~30歲爲多發,亦有14歲即發病及50歲以後發病者。

10.1.2 (2)性別

女多於男,兩者之比約爲4:1,此可能與女性發育較早,肩胛帶下垂較多和參加家務勞動較頻有關。

10.1.3 (3)側別

右側多於左側,兩者之比約爲3:1。右側之所以多見,主要是由於一般人均爲右利,右手勞動強度較大;此外,亦與右側的臂叢距肋骨較近和鎖骨動脈略高等有關。

10.1.4 (4)職業

頸肋畸形以體力勞動較多者容易發病。

10.2 起病症狀 

視病理解剖改變的程度、受壓組織的部位及個體差異等不同,頸肋畸形起病症狀亦不盡一致,其中多見的有:

10.2.1 (1)前臂尺側小指麻木

前臂尺側小指麻木感最爲多見,約佔40%左右。主要因爲臂叢下幹受刺激引起尺神經症狀之故。

10.2.2 (2)持物易落及手無力感

持物易落及手無力感也較多見,約佔30%左右。由於臂叢中構成正中神經纖維受累而引起。

10.2.3 (3)小魚際肌萎縮

魚際肌萎縮亦因尺神經受波及所致,約佔10%左右。

10.2.4 (4)其他

包括手部發脹、拙笨感,橈動脈搏動減弱以及患肢酸脹感等,共佔20%左右。

10.3 臨牀體徵

10.3.1 (1)鎖骨上窩飽滿感

正常情況下,雙側鎖骨上窩多呈對稱性凹陷狀,如有頸肋存在時,則可發現患側(亦可爲雙側)鎖骨上窩消失,甚至略向上方隆起,呈飽滿狀。

10.3.2 (2)鎖骨上窩加壓試驗陽性

鎖骨上窩加壓試驗陽性,即術者以手部大魚際肌壓迫患側鎖骨上窩,由於正好將臂叢神經幹擠壓於頸肋和前斜角肌之間,可引起疼痛及手臂麻木感,此即屬陽性,尤以深吸氣時爲明顯。

10.3.3 (3)肌肉萎縮

肌肉萎縮主要表現在手部的小魚際肌、骨間肌及前臂的尺側肌羣(當尺神經受累時),其次爲正中神經支配的大魚際肌,偶爾可發生於肱二頭肌及肱三頭肌等。

10.3.4 (4)手部缺血症狀

如果頸肋引起鎖骨動脈受壓,則可出現手部的腫脹、發冷、蒼白及刺痛感;嚴重者可出現手指發紺,甚至手指尖端壞疽樣改變。

10.3.5 (5)Adson徵

Adson徵陽性具有診斷意義,但陰性時亦不能否定診斷。其檢查方法爲:患者端坐於凳上,做深呼吸,並維持在深吸氣狀態;囑患者仰首,向對側轉頭;檢查者一手托住患者下頜(頦部),另手摸着橈動脈;之後,讓患者用力迴旋下頜,並與檢查者的手對抗,此時如誘發或加重神經症狀,或橈動脈搏動減弱、消失,則爲陽性

12 輔助檢查

X線片,可顯示頸肋畸形或第7頸椎橫突過長。

13 頸肋畸形的診斷

13.1 一般臨牀特點 

頸肋畸形以20歲以上的女性青年爲多見,好發於右側。

13.2 起病症狀 

頸肋畸形主要表現爲尺神經或正中神經受累及血供受阻的手部症狀

13.3 臨牀檢查

可根據鎖骨上窩處的變異、壓痛,以及加壓試驗、Adson徵的檢查結果等作出初步判定。

13.4 X線平片 

X線平片可清晰地顯示長短不一的頸肋畸形或第7頸椎橫突過長等。

14 鑑別診斷

14.1 周圍神經炎 

頸肋畸形臨牀症狀較侷限,主要表現爲神經末梢症狀,以尺神經炎爲多見。因不具備鎖骨上窩處飽滿、壓痛以及加壓試驗與Adson徵陽性等,易於鑑別。

14.2 前斜角肌綜合徵 

前斜角肌綜合徵,系因前斜角肌本身肥大、攣縮而將第1肋骨上提,以致引起臂叢及鎖骨動脈受壓。兩者的臨牀表現基本一致,但本病患者鎖骨上窩外觀基本正常,且於X線平片上無頸肋畸形可見。因兩者的治療原則基本一致,所以勿需一定鑑別。

14.3 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尤其是下位頸椎骨刺增生使第7、第8頸神經受累時,可以引起與頸肋畸形相似症狀。但兩者的體徵及X線平片所見截然不同,易於鑑別。

14.4 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 

急性頸椎間盤突出症雖可引起手部神經症狀,但因發病較急,頸部症狀明顯,無鎖骨上窩症狀,且X線平片無頸肋可見,易於鑑別。對個別鑑別困難者,可行MRI檢查。

14.5 風溼症  

頸肋畸形常因上肢關節症狀而被誤診風溼症,尤其是在偏遠及農村地區。實際上,根據兩者各有的特點易於鑑別。

14.6 其他 

頸肋畸形主要應與引起臂叢及鎖骨動脈受壓症狀的各種疾患相鑑別,包括各種血管疾患、肩周炎、上肺溝腫瘤腕管綜合徵乙醇酒精中毒糖尿病等。

15 頸肋畸形的治療

頸肋畸形的病情不同而選擇相應的治療措施。

15.1 症狀者 

症狀者指在體檢或做其他檢查時發現有頸肋者,原則上勿需特別處理。

15.2 症狀較輕者 

症狀較輕者,以預防病變發展及增強肩部肌力爲主。

15.2.1 (1)減荷

減輕上肢負荷,儘可能地避免用手臂持物,可以肩部負重取代之。

15.2.2 (2)鍛鍊

增加肩部鍛鍊,可利用體操、肩部負載及按摩等來增加肩部肌力,尤其是對肩胛提肌的訓練。

15.2.3 (3)體位

頸肋畸形患者在休息時,尤其是臥牀情況下使患側上肢置於上舉過頭位,以緩解及對抗肩胛帶的下垂作用

15.3 症狀持續者 

症狀持續者指症狀明顯、經非手術療法久治無效者,多需手術治療。

16 預後

頸肋畸形一般對症處理後即可緩解症狀,極少行手術治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