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性(非麻痹型)內斜視、非調節性內斜

眼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òng tóng xìng (fēi má bì xíng )nèi xié shì 、fēi tiáo jiē xìng nèi xié

2 疾病分類

眼科

3 疾病概述

先天內斜視一般在生後或生後數日內發生內斜,因患兒父母很少在新生兒時期就診,故臨牀上很少見到先天內斜視,多見的是生後早期發現有斜視。因爲患兒父母對嬰兒一歲以內的雙眼眼位情況,常常不能作出準確客觀的判斷,有可能把雙眼視軸平等的不穩定性,誤認爲是先天性內斜。此外在嬰兒時期,由於鼻部尚未發育完善,多有內眥贅皮及假性斜視,也容易造成混淆。有些後天性調節性斜視,也可以在這個時候發生,以上這些,都可引起診斷上的混亂。

4 疾病描述

先天內斜視:佔所有內斜視的50%。原因尚不明確。獲得性非調節性內斜視:一般在2以後的兒童發生,與調節無關,斜視角比先天性的小,但可隨着年紀的增大增加,這是與先天性內區別的要點。其治療同先天性的內斜視

5 症狀體徵

先天內斜視:佔所有內斜視的50%。原因尚不明確,纔出生6個月前就表現出明顯的偏斜,各個注視方向的偏斜角基本相等,同時不受調節的影響。其發生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無直接關係,可能由於支配幅輳和發散,雙眼各朝顳側方向運動)活動的上核神經控制系統的問題,部分病例是由於主持水平活動的眼外及的解剖微量錯位引起。先天內斜視的偏斜角通常較大(>40△),與展功能受限,過多使用斜肌,在18個月左右可能出現垂直位偏斜。大部分先天內斜視屈光不正爲低度或中遠視。若存在屈光參差,可能會發單眼弱視;若經常雙眼交替注視,則雙眼視力矯正視力比較均等。

6 疾病病因

先天內斜視:佔所有內斜視的50%。原因尚不明確,獲得性非調節性內斜視:一般在2以後的兒童發生,與調節無關,斜視角比先天性的小,但可隨着年紀的增大增加,這是與先天性內區別的要點。其治療同先天性的內斜視

7 診斷檢查

根據臨牀即可診斷。

8 治療方案

首先應治療弱視。3D以上的遠視者,必須配戴眼鏡,以確認調節的下降能緩解部分偏斜。待弱視治療完成後,可考慮手術,通常有兩種方法:①減弱雙眼的內直肌;②在一眼深施行內直肌後退、外直肌縮短。

9 特別提示

屈光性調節性內斜視,多在2~3歲時發病。開始時內斜爲間歇性,可有暫時性複視。手術治療斜視,手術應當從幼年時開始,關鍵時期爲5歲前;成年以後難以恢復雙眼單視功能,因而手術只是解決美容問題。

1、兒童內斜視合併有遠視眼者應驗光配鏡,以矯正斜視和恢復雙眼單視功能,常可使眼位得到滿意的矯正

2、滴用阿托品眼膏麻痹睫狀肌,消除調節作用,防止和治療廢用性弱視。應滴健康眼使其視力模糊,迫使斜視眼得到鍛鍊,以提高視功能。如此反覆多次,內斜視可得到矯正。經治療1年以上無效者,可考慮手術矯正,術後仍需配鏡。

3、4歲上以兒童,如有內斜,應該給以最小度數鏡片,以產生雙眼單視內隱斜以及最佳視力。治療目的是內隱斜,而不是完全正位。因爲患兒處於內隱斜狀態,可以保持、訓練並增加融合性散開幅度。在4歲兒童,如果將檢影度數全部矯正,可能達不到最好視力,如果度數稍微減少,視力可以提高,並有雙眼視,但不能爲增加視力遠視度數減少過多,這樣患兒可呈間歇性內斜視立體視覺可遭到永久性損害。

10 相關出處

眼科學第六版

共同性(非麻痹型)內斜視、非調節性內斜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