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頤·正虛毒戀證

中醫外科學 發頤 瘡瘍 中醫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ā yí ·zhèng xū dú liàn zhèng

2 英文參考

suppurative parotitis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toxi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發頤·正虛毒戀證(suppurative parotitis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toxin)是指正虛毒戀,以病程日久,經常反覆發作,發作時頤頜部腫痛,腮腺管口能擠出膿性分泌物,每在進食時頤頜部感到脹痛,口內常有惡臭,發熱咽乾舌質紅、舌苔薄黃或少,脈細數爲常見症的發頤證候[1]

4 關於發頤

發頤(suppurative parotitis)爲病名[2]。出《證治準繩·瘍醫》卷三。又名腮頷發頤發汗毒[2]。是指頤頜腫脹疼痛,張口受限,伴發熱爲主要表現的疾病[2]發頤由患傷寒溫病發汗未盡或疹形未透,以致餘毒壅積於頤頜之間而成[2]。爲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頤頜之間腫脹疼痛,張口受限,全身症狀明顯,病勢嚴重者常可出現內陷變證

醫宗金鑑》:“此症又名汗毒,發於頤頜之間,屬足陽明胃經。”

發頤相當於西醫的化膿性腮腺[2]

詳見發頤條。

5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