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顳部皮膚提緊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é niè bù pí fū tí jǐn shù

2 適應

額顳部皮膚提緊術的首選適應症是眉弓下垂和上瞼皮膚鬆弛下垂,懸垂於瞼緣前方遮效睫毛,因爲雙側外眥部位尾皺紋明顯。單純的眼瞼整形,難以矯正如此鬆弛和下垂的眼瞼皮膚。對於手術效果的預測,可用雙手將額顳部皮膚上提,觀察眉弓上瞼皮膚下垂情況有無矯正。如能達到滿意的矯正程度,則毋需再行上瞼整形。如眉弓上移,而上瞼皮膚仍顯鬆弛,則除了進行額顆部皮膚提緊術外,尚需再行上瞼鬆弛皮膚矯正(見第二章第五節)。上險鬆弛皮膚矯正,應在額顳部皮膚提緊術後進行,因爲這樣才能對切除上瞼鬆弛皮膚的量估計得更精確。額顳部皮膚提緊術的次選適應症是:①額部水平皺紋;⑧眉問蹙眉皺紋,②鼻根部的水個皺紋;④鼻下垂(嚴重的鼻下垂尚需做鼻整形術)。

3 術前準備

術前四周忌服阿斯匹林藥物,術前兩週停服維生素E,因爲都會影響血液的凝固。月經前五天和月經後五天,暫緩手術,以免增加術中出血。術前三天用肥皂水洗淨頭髮,用清水把肥皂沖洗乾淨後,在1:5000潔爾滅液中浸泡10分鐘,一日兩次。爲預防感染,希望術中血液抗菌素有一定濃度,可於術前一天開始應用抗菌素。頭髮備皮需根據切口線的份置而定,而切口線的位置需根據髮際的高低。如髮際附着低者,額部切口線可設計在髮際內3~4cm左右,相當於連接兩側耳輪腳的冠狀線部化。髮際高者,額部切口線應沿髮際進行,如此可避免如把切口設計在髮際內,術後使所額髮際線更見高禿的弊病。無論髮際高或低,其兩側顳部的切口都隱藏在髮際內。切門自耳輪腳開始向上和稍向後轉向中間與髮際平行,兩側切口相同,連成一線,一般在切門線需要切除頭皮的部位剪除2—2.5cm寬一條頭髮。手術當天,按中線分出頭縫,把頭髮分束用錫紙卷緊或用橡皮筋扎住,免得散發影響手術視野(圖8-11(1)(2))。

(1)髮際低者,切口線位於髮際內3~4cm

(2)髮際高者,切口線沿髮際

圖 8-11 額顳部皮膚提緊術切口

4 手術方法

麻醉  可在局麻下進行手術,方法如前。

4.1 切口

爲了減少出血切口線可以分段切開。如先切開一側額部頭皮,按解剖層次和範圍分離好後再切開另一側顳部頭皮。最後再切開額部頭皮,然後將三段切口線聯接一起。術者和助手用手指壓住切口線的兩側。刀的方向應略爲向前傾斜,與毛囊平行,以減少對毛囊的損傷。頭皮切開的深度顳側達顳淺筋膜淺層,額部達顱骨膜上稀鬆組織。頭皮出血可用塑料頭皮夾止血。    ·

4.2 皮瓣分離層次和範圍

額部皮瓣可用剪刀沿骨膜和帽狀腱膜之間進行銳性分離層次清晰,出血較少。中央部成分離達鼻根部,兩眉連續和兩內眥連線之間。兩側達眶上緣。在眶上緣3cm處可將骨膜切開在骨膜分離達眶緣,這樣可使眉弓更好的提起。如眶上緣有過度隆突,可用骨鑿在此處略作修正。當額部皮瓣往下反轉時一定要用一塊溼紗墊或海綿覆益在眼部,以保護眼睛。用紗布做成一“花生”樣球進行鈍性分離暴露眶上血管神經束,皺眉肌和鼻根部。如鼻下垂明顯,鈍分離範圍應伸展達鼻背部。兩側顳部應沿顳淺筋膜淺層分離達顴弓部。所以額部皮瓣和顳部皮瓣不是在同一平面進行分離,兩者之間有一肌筋膜蒂相交,在此蒂內含有面神經額支和顳淺血管。爲了避免損傷這些組織,可以用手指墊以紗布分別進行分離,而不能用刀具切割(圖8-12(1)(2))。

圖 8-12 額部皮瓣和顳部皮瓣不是在同一平面進行分離

(1)額部皮瓣在帽狀筋膜骨膜之間進行分離 (2)顳部皮瓣沿顳淺筋膜淺層分離

爲了增加額部皮瓣的活動度,可將顳淺血管結紮,以及在蒂的最上端側方橫行切開1~2cm此處是不會損傷面神經額支的(圖8—13)。

圖 8-13 肌筋膜蒂上端切開,增加額部皮瓣活動

當額部皮瓣向下翻轉,於鼻根部暴露皺眉肌和降眉間肌。皺眉肌位於眼輪匝肌眶部及額肌的深面,兩側眉弓之間起自額骨鼻部,肌纖維斜向上升,終於肩部皮膚。此肌肉收縮時牽眉向內下,使鼻根部皮膚產生縱溝。降眉間肌爲額肌的延續部分,起自鼻根部向上終於眉間皮膚,牽引眉間皮膚向下,使鼻根部皮膚產生橫紋皺紋(圖8-14)。爲了消除鼻根部縱形和橫形皺紋,可用電刀將皺眉肌和降眉肌作部分切除。

圖 8-14 皺眉肌和降眉肌的解剖

如額肌厚,收縮力強,可於眶上緣上3cm處避開兩側眶上血管神經束,將額肌分三段,水平切除1cm寬一條肌肉。這樣可使額部去皺紋效果更好。如額肌薄弱,只需在額肌上做數條橫行切口,使肌纖維離斷即行(圖8—15)。

當額顳部皮瓣按術前畫的範圍分離完畢,皺、降眉肌和額肌行部分切除後,仔細止血然後用0.25%氯黴素沖洗創面。兩側顳淺筋膜沿髮際線作眉梢,眼外眥耳輪腳三處定點,根抿鬆弛程度向後上方向做三針折迭縫合。然後向上提緊額顳部皮瓣,將多餘的頭皮分段切除,每切一段,先固定縫合一針,這樣可更精確地測量應切除多餘頭皮的量,使縫合創緣不致於因頭皮切除過多而張力過大。多餘的頭皮可用刀或剪刀分段切除,但要注意切口略向後傾斜以保護毛囊。額顳部切口分皮下和皮膚兩層縫合。

圖8-15 額肌分三段,水平切除1cm

圖8-16 額顳部多餘的皮膚分段切除

術畢可用50mg布比卡因作眶上神經和滑車上神經封閉,以減少術後不適感(圖8—16)。術區用棉墊覆蓋,加壓包紮48小時後暴露創口,不必置引流。

5 手術後注意事項

在我們手術的300餘病例中,除了極個別病人主訴創口有疼痛外,絕大多數病人都無特殊不適主訴。對於主訴疼痛的病人一般口服或肌注強病定後症狀即可緩解。木後應用抗菌素3-5天。敷料於術後24~48小時去除,創面暴露水腫最明顯部位爲上下眼瞼,一般術後72小時腫脹逐日消退,術後10~12天拆線,拆線後三天可以洗髮,術後一個月可以染髮和燙髮。

6 併發症

6.1 血腫

由於額顳部皮瓣分離層次不清;額肌和皺眉肌切除後止血不徹底;頭皮切口縫合時未帶上帽狀腱膜都可以引起術後血腫。一旦發現血腫,應及時在無菌操作下將積血抽出.局部加壓包紮。

6.2 壞死

由於縫合口的張力過大,縫合線結紮過緊,偶爾可於切口線局部見小區域的侷限性的皮瓣壞死。一般待痂下癒合,但脫痂後往往形成侷限性禿髮區,需二期修復

6.3 頭髮脫落

由於手術操作粗暴,對頭皮過度夾持和牽拉,切割頭皮時過多破壞了毛囊而造成。

6.4 面神經額支損傷

水平切除1cm寬一條額肌,位置至少應距眶上緣3cm處,如切除額肌的位置過低,尤其是靠額側部分很容易損傷面神經額支。

6.5 感覺改變

前額和前面頭皮的感覺來自眶上神經和滑車上神經。出於手術的刺激,術區常有麻木和癢感,但隨着時間,這種感覺改變會逐漸恢復正常。一般約術後2~3個月左右。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