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白瘡

口腔疾病 常見病方藥治療 中醫學 口腔念珠菌病 中醫常見病 中醫兒科學 中醫病名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é kǒu bái chuāng

2 概述

鵝口白瘡爲病名[1]。出《本草綱目》。即鵝口瘡[1]鵝口瘡(thrush[2])是指以小兒口腔黏膜、舌頭上布生白屑狀物,狀如鵝口爲主要表現的疾病[2]。又名鵝口雪口鵝口疳鵝口白瘡[3]。多見於新生兒嬰兒泄瀉營養不良麻疹等病後期口腔疾患之一[3]

鵝口白瘡相當於西醫的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

3 鵝口白瘡中醫病因病機

脾經邪熱,或久熱傷及胃陰,均可導致本病[3]。《外科正宗》:“鵝口瘡,皆心脾二經胎熱上攻,致滿口皆生白斑雪片,甚則咽間疊疊腫起,致難乳哺,多生啼叫。”

鵝口瘡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於嬰幼兒。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這種真菌有時也可在口腔中找到,當嬰兒營養不良或身體衰弱時可以發病。新生兒多由產道感染,或因哺乳奶頭不潔或餵養者手指的污染傳播

4 鵝口白瘡症狀

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小兒口裏所起白屑,乃至舌上成瘡,如鵝口裏,世謂之鵝口。”

口腔粘膜出現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圍無炎症反應,形似奶塊。無痛,擦去斑膜後,可見下方不出血的紅色創面。斑膜面積大小不等,可出現在舌、頰、齶或脣內粘膜上。有時波及咽部。嚴重者口腔粘膜大部或全部均被斑膜覆蓋,並可蔓延至咽部甚至波及氣管到肺,則危及生命。使用一般抗生素可加重病情,促其蔓延。

5 鵝口白瘡辨證分型

5.1 鵝口瘡·心脾積熱證

鵝口瘡·心脾積熱證(thrush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ed heat in heart and spleen[3])是指飲食餵養不當,心脾積熱,以口腔黏膜及舌上滿布白屑狀物,周圍紅暈明顯,面赤脣紅,煩躁啼哭,口渴,或伴發熱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苔薄白,脈滑或指紋青紫爲常見症的鵝口瘡證候[3]

5.2 鵝口瘡·虛火上浮證

鵝口瘡·虛火上浮證(thrush with upward floating of deficient fire[3])是指陰虛不能制陽,虛火上炎,以口腔黏膜及舌上白屑狀物散在,周圍紅暈不重,形體瘦弱,面色白顴紅口乾,或低熱盜汗,舌嫩紅,少苔,脈細無力或指紋淡爲常見症的鵝口瘡證候[3]

5.3 鵝口瘡·熱毒攻喉證

鵝口瘡·熱毒攻喉證(thrush with syndrome of heat-toxin attacking throat[3])是指熱毒內盛,壅結咽喉,以滿口白屑重疊,延及咽喉,腫脹壅塞,灼熱疼痛,呼吸不利,不能吞嚥,水入即嗆,伴身熱煩躁,哭鬧不安,甚至面色青紫,喉中痰鳴,脈數或指紋青紫爲常見症的鵝口瘡證候[3]

6 鵝口白瘡的方藥治療

脾經鬱熱的宜清泄,用清胃散胃陰不足的宜滋潤,用益胃湯[3]。一般外用吹口散(方見口瘡條)或冰硼散錫類散塗拭患處[3]。或常用銀花、連翹薄荷甘草煎湯漱口[3]

用弱鹼性溶液,如2%~5%碳酸氫鈉小蘇打清洗,塗擦冰硼油(中藥冰硼散做成糊狀蜜劑)、制黴菌素混懸劑等效果良好。

加強營養,特別適量增加維生素B2和C。

嬰兒室應注意隔離和哺乳的消毒,以預防傳播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38.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37.

治療鵝口白瘡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鵝口白瘡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