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火麻仁

清炒法 中藥飲片 炒法 中藥學 中藥炮製學 炒黃 中藥材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ǎo huǒ má rén

2 英文參考

stir-baked FRUCTUS CANNAB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炒火麻仁火麻仁炮製品。火麻仁的炒法唐代已有,見《備急千金藥方》。火麻仁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乾燥成熟果實[1]炒火麻仁表面淡黃色,微具焦香氣,味淡[1]炒火麻仁與生品功用一致[1],炒後可提高煎出效果[1]

4 炒火麻仁炮製方法

唐代有“淨揀擇,以水淘洗,曝幹”;“研如脂”;另有“蒸麻子使熟,更暴令幹,貯於淨器中,欲服,取麻子熬令黃香,惟須緩火,勿令焦”;還有“熬令香,熟搗,取酒三升熟研,濾取汁”(《備急千金藥方》)[1]

宋代有炒令香熟(《重修政和經使證類備用本草》)[1]

明、清多沿用唐、宋之法,仍以炒法爲主流炮製方法[1]

現在主要的炮製方法清炒[1]

火麻仁的製法:除去雜質及果皮(《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1]。用時搗碎[1]

火麻仁去皮方法傳統方法暴曬後搓去皮殼火麻仁去皮方法的改進:將原藥材曬乾,火炒放涼,把加重自行車車條2根放在沒有光面的水泥地上,相隔15cm左右,中間撒1兩炒後的火麻仁,用耐火磚搓,反覆操作,簸去皮殼,得純淨種仁[1]。現多用去皮機去皮殼[1]

炒火麻仁炮製方法:取淨火麻仁,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香氣,呈微黃色,取出,放涼[1]。用時搗碎[1]

5 炒火麻仁性狀

火麻仁呈卵圓形或橢圓形,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有網紋,兩側有棱線,頂端鈍尖[1]。果皮薄而脆,內有白色種仁[1]。富油性,氣微,味淡[1]

炒火麻仁表面淡黃色,微具焦香氣,味淡[1]

6 火麻仁性味歸經

火麻仁味甘,性平[1]。有小毒[2]。歸脾、胃、大腸經[2]

7 火麻仁的功效與主治

火麻仁功在潤腸,止渴,通淋,活血[2]。主治腸燥便祕,產後血便祕消渴熱淋風痹經閉[2]

火麻仁具有潤腸通便功能[2]。用於血虛津虧,腸燥便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火麻仁生品、製品功用一致[2]

8 炒火麻仁炮製作用

火麻仁生品、製品功用一致[2]

炒後可提高煎出效果[2]。如治療腸燥便祕麻子仁丸(《傷寒論》),原方中麻子仁生用,臨牀作湯劑時常炒用[2]。《本草求真》雲:“性生走熟守,生用破血小便,搗汁治難產胎衣不下,熟用治崩中不止[2]。”

9 炒火麻仁的貯存方法

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2]。防蛀[2]

10 參考資料

  1. ^ [1]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製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99-10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