蹠腱膜雙重切斷術

高弓足的手術 手術 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的手術 小兒外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í jiàn mó shuāng zhòng qiē duàn shù

2 英文參考

double plantar fasciotomies

5 ICD編碼

83.13

6 概述

蹠腱膜雙重切斷術用於脊髓灰質炎後遺症——高弓足的手術治療。脊髓灰質炎後遺症,又被稱爲小兒麻痹後遺症,是指兒童由於脊髓灰質炎病毒侵害脊髓前角運動細胞導致肌肉麻痹而引起肢體運動障礙畸形的一種疾病。脊髓灰質炎是一種侷限於脊髓前角運動細胞和某些腦幹運動核的病毒感染。通常由3種脊髓灰質炎病毒中的一種引起。病毒最初經消化道與呼吸道侵入,隨後經血源性途徑播散至中樞神經系統

自從脊髓灰質炎疫苗被開發並被廣泛應用以來,急性脊髓前角灰質炎的發病率已顯著下降。目前該病主要發生於熱帶和亞熱帶發展中國家的5歲以下兒童及其他溫和氣候條件下的非免疫人羣中。在過去的10年中,北美和歐洲仍有散在發病的脊髓灰質炎

脊髓灰質炎病毒口咽途徑侵入機體,在消化淋巴結內增殖,隨後通過血液播散,損害脊髓前角神經節運動細胞,特別是腰膨大和頸膨大。潛伏期爲6~20d。脊髓前角運動細胞可被病毒增殖或其毒性產物直接損傷,也可被局部缺血、水腫及周圍出血間接損傷。髓內破壞呈竈狀,在3d內每根神經纖維的全長均出現明顯的華勒變性。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包圍並清除部分壞死神經節細胞,炎性反應逐漸消退。4個月後,前角運動細胞已被破壞的區域,由代償增殖的神經膠質細胞淋巴細胞填充。

所影響的肌肉塊數及麻痹的嚴重程度是可變的;臨牀上肌無力的程度與運動單位喪失的數量呈正比。當60%以上的支配肌肉神經細胞損傷時,臨牀上才能查出肌無力。脊髓頸段與腰段支配的肌肉最易受累,下肢肌發生麻痹頻率上肢肌肉的2倍。在下肢最易受累的肌肉是肌四頭肌、臀肌、脛骨前肌、內側膕繩肌及屈髖肌。

肌肉功能恢復的潛力取決於可復性前角運動細胞的恢復情況。開始恢復發生於急性發病後的第1個月內,多數病兒在6個月內完成恢復。

脊髓灰質炎的病程可分爲3個階段:急性期、恢復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一般持續7~10d,全身症狀可包括疲倦、咽痛體溫輕度升高,可出現肢體感覺過敏感覺異常、劇烈頭痛咽痛嘔吐頸項僵直、背痛、直腿抬高受限等,最終出現不對稱性麻痹。在較大的兒童,可出現體溫輕度升高、皮膚明顯潮紅、焦慮不安及肌肉疼痛,輕柔觸診也可誘發觸痛。通常淺反射首先消失,當肌羣麻痹時深部腱反射也消失。

恢復期自體溫恢復正常後開始至兩年。在最初4個月內肌力自發地改善明顯,此後比較緩慢。Johnson認爲3~4個月時某塊肌肉的肌力仍低於正常的30%,則應認爲是永久性麻痹。肌力恢復超過80%的肌肉無需特殊治療可自行恢復。

慢性期爲急性發病後24個月開始,這個時期表現爲明顯的肌力不平衡和軟組織或骨性畸形。由於足與踝是軀體上對周圍結構及其他因素依賴性最強的部位,而且又承受着大量的應力,因此它們極易因肌肉麻痹而產生畸形。最常見的足踝畸形包括:爪形趾、足部高弓內翻畸形、背側囊炎、馬蹄足、馬蹄內翻足、高弓內翻足、馬蹄外翻足、跟行足。

脊髓灰質炎後遺症的治療目的在於矯正肌力不平衡,當動力性肌力不平衡導致的畸形影響了行走或肢體功能時,可行肌腱轉位術。關節融合術是通過部分或完全地限制關節活動範圍或消除異常活動穩定鬆弛或連枷的關節關節融合術應延遲至10~12歲再施行,以便足能獲得充分的發育

7 適應

蹠腱膜雙重切斷術適用於麻痹高弓足畸形。也適用於足部骨骼發育成熟的特發性、創傷後或者神經高弓足畸形病兒(圖12.39.3.1-1,12.39.3.1-2)。

8 術前準備

常規術前檢查

9 麻醉體位

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病兒仰臥位

10 局部解剖

局部解剖見示意圖(圖12.39.3.1-3A、B)。

11 手術步驟

Gould法:

1.蹠腱膜雙重切斷  做足跟外側切口,與跟骨結節在同一平面尋找蹠腱膜(圖12.39.3.1-4)。用彎剪刀的尖端緊靠跟骨結節剪開蹠腱膜,避免損傷內側的神經血管束。然後沿足縱弓內側緣做切口找到並確認蹠腱膜,把足底內側神經向上牽開,用直剪刀橫斷蹠腱膜。

2.蹠骨近側背側閉合楔形青枝截骨  在足背側做3個切口,分別位於第4與5、第2與3蹠骨基底部之間和第1蹠骨基底部。解剖組織至跗蹠關節遠側1cm處,將肌腱拉向內側或外側,縱向切開骨膜內外剝離,用彎拉鉤牽開,不剝離蹠側骨膜,用薄刃動力鋸在近側垂直截骨,鋸到蹠骨直徑的2/3~3/4爲止(圖12.39.3.1-5);遠側截骨線距近側截骨線4mm,斜向第1截骨線,鋸至蹠骨直徑的2/3,與第1截骨線相交。用薄骨刀將楔形骨塊取出。截骨面對合,矯正高弓畸形(圖12.39.3.1-6)。

12 術後處理

蹠腱膜雙重切斷術術後自膝到足趾用石膏管形固定6~8周。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