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辨證論治
因寒入厥陰所致者,宜溫散厥陰寒邪,用吳萸內消散、當歸四逆湯等方[1]。《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八:謂足厥陰之筋傷於寒則陰縮也,宜吳茱萸內消散。因少陰直中,或大吐大瀉而陽氣外脫,宜回陽固脫,用大固陽湯,四逆湯加人蔘、肉桂[1]。
因陽明熱邪陷入厥陰所致,症見腹滿便祕、煩熱口渴、脈實有力[1]。宜急下存陰,用承氣湯類[1]。
7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4.
因寒入厥陰所致者,宜溫散厥陰寒邪,用吳萸內消散、當歸四逆湯等方[1]。《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八:謂足厥陰之筋傷於寒則陰縮也,宜吳茱萸內消散。因少陰直中,或大吐大瀉而陽氣外脫,宜回陽固脫,用大固陽湯,四逆湯加人蔘、肉桂[1]。
因陽明熱邪陷入厥陰所致,症見腹滿便祕、煩熱口渴、脈實有力[1]。宜急下存陰,用承氣湯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