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時制宜

中醫治則 鍼灸學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n shí zhì yí

2 英文參考

climate concerned therap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treatment in accordance with seasonal conditions[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因時制宜治則。指考慮到時令氣候寒熱燥溼的不同而選擇適宜的治法、方藥的治療原則[1]氣候變化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治療也應注意氣候的特點[2]。例如夏季氣候炎熱,腠理疏開,對於患風寒感冒者不能過用辛溫,以免汗多而耗傷陽氣,損傷津液[3]。冬季氣候寒冷,腠理緻密,對於患風寒感冒者,用辛溫藥可以稍重,使風寒從汗而解[3]。《黃帝內經素問·熱論》:“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爲病溫,後夏至日者爲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又如《黃帝內經靈樞·終始》所述時序的遞變,人的氣血活動和肥瘦情況也有不同,並指出春夏季節與瘦人宜刺淺;秋冬季節與肥人宜刺深等[3]。另外,《黃帝內經素問·八正神明論》提出了“因天時而調氣血”的針刺理論,並說“天寒無刺,天溫無疑,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3]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1.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0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