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4~骶1前路植骨融合術

手術 胸腰椎前路椎間融合術 脊柱外科手術 骨科手術 脊柱融合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āo 4~dǐ 1qián lù zhí gǔ róng hé shù

3 分類

骨科/脊柱外科手術/脊柱融合術/胸腰椎前路椎間融合術

4 ICD編碼

81.0601

5 概述

胸腰椎前路融合術由於植骨塊位於脊柱的前中柱,是脊柱的承重軸,具有明顯的生物力學優勢,融合效果優於後路融合術。儘管在操作技術上較之後路手術更困難,但在某些病例,前路融合術是不可替代的。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6.1.7.2-1,3.26.1.7.2-2)。

6 適應

腰4~骶1前路植骨融合術適用於:

1.胸腰椎骨折骨折脫位伴不完全性癱瘓,硬膜前方有壓迫,擬行前路減壓者。

2.胸腰椎椎體結核腫瘤病竈清除術後。

3.各種類型的脊椎滑脫。

4.腰椎不穩引起腰痛和不穩症狀者。

5.胸腰椎後路融合失敗者。

7 禁忌症

1.全身情況差不能耐受手術者。

2.不宜實施前路手術者。

8 麻醉體位

採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右臀部及腰後墊枕,使身體向左側傾斜約150°

9 手術步驟

9.1 1.切口

由腋中線髂嵴上方2橫指起,止於恥骨結節上2橫指取左下腹部斜切口。沿肌纖維方向分開腹外斜肌腱膜,並向後上方分開腹外斜肌纖維切口前端可橫行切開腹直肌前鞘達中線。在切口中份用止血分離腹內斜肌和腹橫肌纖維到達腹膜外,經分離肌肉空隙伸過示指推開腹膜然後切口方向切斷二肌並縫扎止血

9.2 2.病椎顯露

用“花生米”紗布球或手指做鈍性分離,把腹膜推向內側,逐步顯露腹後壁組織。將椎間盤前方的疏鬆組織連同腹膜一起推向對側,尋找骶中動靜脈,予以結紮、切斷。把髂總動脈稍向兩側分離,即可顯露腰4~骶1椎間盤

9.3 3.植骨牀的準備

以尖刀環形切開椎間盤,用刮匙及髓核鉗清除椎間盤組織,深入2cm左右,保留纖維環後壁(圖3.26.1.7.2-3)。用刮匙刮除軟骨板直至終板,露出出血的骨面。

9.4 4.取骨及植骨

切口外側部牽開下方皮膚和皮下組織,由腹外斜肌表面分離,顯露髂嵴。在髂棘切取全厚三麪皮質骨髂骨6cm×3cm,嵌入植骨牀(圖3.26.1.7.2-4)。

此外,植骨方法還有馬蹄形骨塊移植及Harmon法、Crowald法(圖3.26.1.7.2-5)、Mercer法及Jenkins法(圖3.26.1.7.2-6)等。

10 術後處理

因其無內固定,術後臥石膏牀6個月,以後佩戴胸腰骶段石膏背心起牀,直到融合。

11 併發症

胸腰椎前路融合術有一定難度,應警惕發生各種手術併發症的可能性。常見併發症包括:

11.1 1.術中併發症

(1)腹主動脈或下腔靜脈損傷:其主要由於分離血管不當引起。

(2)脊髓損傷:常見的原因爲操作誤傷或螺釘方向不良,侵入椎管引起。

(3)胸導管損傷:在胸椎或L1椎體前方解剖時,有可能損傷胸導管

(4)胸腔積液:常由於胸腔引流管放置過低,肋膈角閉鎖所致。

(5)輸尿管損傷

11.2 2.早期併發症

早期併發症包括肺不張肺炎、腸管麻痹尿路感染等,並可能發生出血切口或植骨區感染等。

11.3 3.晚期併發症

晚期併發症包括植骨不融合、內固定失效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