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全書

鍼灸學 中醫學 經絡學 書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īng luò quán shū

2 註解

經絡全書》爲書名。明·徐師曾編。二卷。成書於萬曆四年(1576年)。本書是將明·沈子祿(承之)所著的《經脈分野》加以刪訂,並增入《經絡樞要》而成。清·尤乘又補訂,於康熙戊辰年(1688年)刊行。[1]

經絡全書》四冊,分爲前後兩編。前編系明·沈子祿撰於1566年;後編爲明·徐師魯撰於1576年。其後又經清·尤乘重輯,刊於1689年。前編名“分野”,記述全身體表部位的名稱共88條,詳考《內經》等書,論述其經絡之循行交會;後編名“樞要”,又分原病、陰陽、藏府、營衛、經絡常經(即十二經)、奇經人迎氣口三部診脈清濁虛實、客感、傳變等14篇。遍考《內經》以下有關經絡的各家論述加以發揮,對經絡學說中的術語進行了較系統的整理,書末附有音釋。現存清刻本等。

3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8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