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赤熱證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ān xíng chì rè zhèng

2 英文參考

acute contagious conjunctiviti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註解

天行赤熱證爲病名[1]。《證治準繩·雜病》:“目赤痛,或睥腫頭重,怕熱羞明,涕淚交流等證,一家之內,一里之中,往往老幼相傳者是也。”即天行赤眼[1]天行赤眼又名天行赤熱症天行暴赤朱炎猛旭,俗稱紅眼病[2]。《銀海精微》:“天行赤眼者,謂天地流行毒氣,能傳染於人,一人害眼,傳於一家。”系風熱毒邪,時行癘氣所致[2]。本病暴發眼瞼白睛紅赤浮腫,痛癢交作,怕熱羞明眵淚黏稠,甚至流淡紅血淚黑睛生翳等[2]傳染性強,能造成廣泛流行[2]。相當於今之急性傳染結膜炎[2]治法內治清熱散邪,解毒涼血[2]。可選用驅風散熱飲子龍膽瀉肝湯加減外治:用蒲公英煎水燻洗,滴10%千里光眼液[2]。因本病傳染性強,應注意預防[2]。對患者使用的手巾,面巾及接觸過的器具要隔離消毒[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2.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00.

治療天行赤熱證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