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署

醫藥機構名稱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yī shǔ

2 英文參考

Imperial Medical Academ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imperial medical bureau[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太醫署爲古代醫療和醫學教育的機構[1] 。南北朝時期始有建制,隋唐時期臻於完備[1] 。以醫療爲主,教學次之[2]。唐時,屬太常寺[2]。在校師生多達300餘人[2]。由太醫署令、丞等負責管理[2]。分設醫、針、按摩和咒禁等部門,醫又分爲體療、瘡腫、少小、耳目口齒、角法等科;學習課程在共同學完《脈訣》、《本草》、《明堂》、《黃帝內經素問》等基礎後,即分科學習各自的專業;學制分別爲七年、五年、三年;考覈分別由博士主持月考,太醫署令、丞主持季考,太常丞主持年終總考,視其成績的優劣,予以升、留、退[2]。教師的職稱分別爲博士、助教、師、工等[2]太醫署是我國也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醫學[2]。宋代改爲太醫局,仍爲醫療與教學兼而有之[2]。金、元、明、清則改爲太醫院,而且已成爲純屬醫療保健的機構[2]

太醫署爲我國早在西晉時期就設有醫政管理兼醫療的機構-醫署。北魏因襲西晉醫署不改,而劉宋稍易其名爲太醫署,因此,太醫署之名從南北朝劉宋始有。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太署(包括醫署)是全國最高的醫政管理及醫療保健機構。醫署在西晉時隸屬宗正,東晉及南朝各代,太醫署隸屬門下省,相沿二百多年。北齊時改革醫政,創立了太常寺管理太醫署、門下省管理尚藥局的分管體制。太醫署在隋唐時尤其是教學功能不斷加強,已成爲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醫學校。隋唐時太醫署屬太常寺,在校師生達300多人,由醫學、藥學、行政三部分人員組成。醫學教育分爲:醫、針、按摩、咒禁,其中醫又分爲體療、瘡腫、少小、耳目口齒、角法。各科的課程安排、考試製度、升、降、留、退等都有一定規範。教師職稱有博士、助教、師、工等之不同。北宋初襲太醫署制,但不以醫學教育爲主要職能。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太醫署改名爲太醫局醫學教育功能逐步恢復。太醫署之名稱從此之後不復沿用。金、元、明、清時期,醫政管理兼醫療機關名改稱太醫院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