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膏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yī gāo

2 醫方類聚》卷一九二引《施圓端效方》

2.1 別名

太乙膏

2.2 組成

桂枝2兩,玄蔘2兩,白芷2兩,大黃2兩,廣荗2兩,生地黃2兩,芍藥2兩,當歸2兩。

2.3 主治

惡瘡

2.4 用法用量

旋攤。

2.5 製備方法

上銼,清油1斤,同熬黃焦色,濾去滓淨,入丹半斤,慢火熬成滴在水中如珠子,盛瓷器內收。

2.6 附註

太乙膏(《普濟方》卷三一四)。

3 《百一》卷二十

3.1 別名

神仙太一膏太乙膏神效太乙膏太乙靈應膏太乙清涼膏太乙膏

3.2 組成

赤芍藥1兩,大黃1兩,香白芷1兩,官桂1兩,玄蔘1兩,當歸1兩,生乾地黃1兩。

3.3 主治

一切惡瘡。已成膿未成膿者。並治蛇、虎、蠍、犬、湯火、刀斧所傷。

3.4 用法用量

發背,先以溫水洗瘡,拭乾,用帛子攤膏藥貼之,溫水送下1丸;久遠瘰癧,攤貼,溫水送下1丸;諸瘻瘡,鹽湯洗,貼,酒送下1丸;打撲傷損,攤貼,橘皮湯送下1丸;腰膝疼痛鹽湯送下1丸;婦人血氣,木通甘草場送下1丸;赤白帶下,酒送下1丸;唾血桑白皮湯送下1丸;風赤眼,攤貼,梔子湯送下1丸;咳嗽咽喉腫,綿裹1丸含化;一切風勞病,柴胡湯送下1丸;一切瘡癤並腫痛,及諸般疥癆,別煉入油少許,打膏令勻,塗之。其它諸疾亦度情而用。

3.5 製備方法

上銼。先煎清油2斤令香,候沫盡,即入藥煎至黑色,取出不用,將油濾過,然後入黃丹1斤,用青柳枝不住手攪,滴於水中成珠不粘手爲度,傾入瓷器中,以磚蓋口,掘窖子埋樹蔭下,以土覆3日出火毒,丸如雞頭子大。

3.6 附註

神仙太一膏(《局方》卷八吳直閣增諸家名方)、太乙膏(《證治要訣類方》卷四)、神效太乙膏(《保嬰撮要》卷十六)、太乙靈應膏(《外科經驗方》)、太乙清涼膏(《飼鶴亭集方》)、太乙膏丸(《雜病源流犀燭》卷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