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腕關節融合術

手術 腕月骨、舟骨的缺血性壞死的手術治療 其它骨與關節疾患手術 骨科手術 骨的缺血性壞死的手術治療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áo wàn guān jíe róng hé shù

2 英文參考

fusion of radiocarpal joint

3 手術名稱

橈腕關節融合術

5 分類

骨科/其它骨與關節疾患手術/骨的缺血性壞死的手術治療/腕月骨、舟骨的缺血性壞死的手術治療

6 ICD編碼

81.2503

7 概述

橈腕關節融合術用於腕月骨、舟骨的缺血性壞死的手術治療。腕月骨及舟骨的缺血性壞死(又稱Kienbock病及Preiser病)並不少見。尤其月骨缺血性壞死在臨牀上較爲常見。二者的發病原因、X線所見及治療原則大體相似影像表現見下圖(圖3.20.3.2.5-0-1~3.20.3.2.5-0-3)。

爲便於選擇良好的治療方案,Lichtman將月骨缺血性壞死分爲:①Ⅰ期:外形正常,但可見線形或壓縮性骨折;②Ⅱ期:外形正常,但月骨內骨質密度有明顯改變;③Ⅲ期:月骨塌陷或碎裂,頭狀骨向近側移位(腕高比率<0.54±0.03)(圖3.20.3.2.5-0-4);④Ⅳ期:腕骨出現普遍性的退行性變。

病變早期(Ⅰ期或Ⅱ期),可以非手術治療,減輕腕部活動石膏制動3~6個月。近年來有資料表明,非手術治療往往是無效的。因而在病變的早期可行尺骨延長術或橈骨縮短術。衆多學者的報道表明,這兩種手術可以改善腕部功能,防止病變的進展,有些甚至可以出現月骨的血循環的恢復。對於Ⅲ期病變,可將月骨摘除,並同時行重建術或成形術。Ⅳ期病變則可選擇近排腕骨切除和腕關節融合術,或腕骨間內融合術(頭-舟骨融合,頭-鉤骨融合,或鉤-三角骨融合)。

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20.3.2.5-1,3.20.3.2.5-2)。

8 適應

月骨壞死病程長,伴發明顯的創傷性關節炎(Ⅳ期),且必需經常用雙手進行繁重的手工勞動者可做橈腕關節融合術。一般其融合範圍不包括腕掌關節,以保存部分腕關節功能理想的融合位置應爲腕背伸10°~20°。

9 麻醉體位

1.局麻或臂叢阻滯麻醉

2.平臥位,患肢外展前臂旋前位。

10 手術步驟

10.1 1.切口和顯露

以橈腕關節爲中心,於腕背側做一縱行或S形切口,長5~8cm,方向位於橈骨幹縱軸至第2、3掌骨之間。切開腕背支持帶,將橈側伸腕長短肌及伸拇長肌牽向橈側,伸指總肌腱牽向尺側骨膜下剝離顯露橈骨下端及諸腕骨的背側面。切除附於近排腕骨背面的纖維組織

10.2 2.架橋植骨

第1種方法:用骨刀切除近排腕骨背側的骨皮質,並在頭狀骨近端依冠狀面用窄骨刀橫行做一裂口。然後自橈骨遠端背側切取一寬的骨板,並使其在冠狀平面旋轉。將植骨塊尖銳的近端插入頭狀骨的裂口,使植骨塊的松質骨面,近排腕骨松質骨面和橈骨端的融合牀保持密切接觸。將腕輕度背伸,以使移植骨板嵌插在頭狀骨內,又與橈骨背面緊緊接觸(圖3.20.3.2.5-3)。縫合關節囊。逐層縫合切口

第2種方法:用骨刀切除近排腕骨近側及其相對應的橈骨遠端關節軟骨面。注意干擾尺橈關節然後在橈骨下端及腕骨背側(包括頭狀骨近側1/3)各取一骨塊並形成骨槽。橈骨下端所取骨塊長度應比後者長1~2倍。然後將兩骨塊互換位置做嵌入架橋植骨。此時應將腕關節置於輕度背伸位(圖3.20.3.2.5-4)。逐層縫合切口。也有的學者主張,自髂骨內板或外板切取相同大小的植骨塊,做遊離嵌入植骨。

11 術後處理

橈腕關節融合術術後從上臂至手指和拇指尖端,用長臂石膏固定患肢於肘關節屈曲90°,前臂旋轉中立位,腕背伸10°~15°,手指和拇指略屈曲。3周後改作肘下短臂管形石膏固定,石膏遠端只達遠側掌橫紋,以便手指功能鍛鍊。總的固定時間爲3個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