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來湯

利水滲溼 補氣劑 補益劑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ù lái tāng

2 概述

去來湯方劑名,出自《辨證錄》卷二方。

3 組成

人蔘茯苓蒼朮各三錢,白朮五錢,甘草川烏各二錢,半夏一錢[1]

4 功效主治

主治氣虛而微感寒溼之邪,邪衝心包心痛忽作忽止,一日十數遍,飲食無礙,晝夜不安[1]

功在補氣利溼。主治氣虛而微感寒溼之邪,邪衝心包,一時心痛,修痛倏已,一日而十數遍,飲食無礙,晝夜不安

5 用法用量

水煎[1]

6 各家論述

方中用二術爲君,最有佳意。蓋痛雖由於氣虛,畢竟溼氣之侵心包也。二術去溼而健脾胃之氣,故用之,佐以人蔘茯苓補氣利溼,則溼去而氣更旺也;氣雖旺矣,而川烏得直入心包,以祛逐其寒邪半夏得行於中脘,而消其敗濁之痰;甘草和緩,調停於邪正之間,以奏功於眉睫矣。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1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