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注射液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ǔ mù zhù shè yè

2 註解

3 中藥部頒標準

3.1 拼音名

Kumu Zhusheye

3.2 標準編號

WS3-B-3887-98

本品爲苦木乾燥枝或莖經加工製成的注射液

3.3 製法

苦木,粉碎成粗粉,用8倍量80%~85%乙醇分二次加熱迴流提取,合併提取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分次加入13倍量乙醇使溶解,濾過,合併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 pH值至9左右,靜置,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用2%鹽酸溶液分次提取至提取液無生物鹼反應時止,合併提取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5~6,靜置,濾過,濾液濃縮成稠膏,分次用乙醇提取至提取液無明顯生物鹼反應時止,合併提取液,濃縮成稠膏,檢查乾燥失重。配製注射液時,處方量按乾燥品計算,以每5mg苦木提取物製成1ml注射液的量投料,將適量注射用水分多次加入稠膏中,攪拌使溶解,濾過,取濾液,用10%鹽酸溶液調pH值爲1~2,加熱煮沸,放冷,濾過,濾液用20%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力6.5~7.0,濾過,加入聚山梨酯80(每1000ml成品中加6~ 8g)和氯化鈉溶液(每1000ml成品含氯化鈉 4g),調pH值至7~7.5,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經含量測定符合要求後,初濾,精濾至澄明度檢查合格,灌封,滅菌,即得。

3.4 性狀

本品爲橙黃色的澄明液體。

3.5 鑑別

取本品4ml,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木照藥材 1g,加乙醇20ml,加熱迴流30分鐘,濾過,取濾液濃縮至幹,殘渣甲醇1ml使溶解,作爲對照藥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索鈉爲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17:3)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3.6 檢查

pH值應爲5.0~7.0(附錄Ⅶ G)。 其他 應符合注射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U)。

3.7 含量測定

精密量取本品20ml,置蒸發皿中,置水浴上蒸乾,殘渣用0.25mol/L硫酸溶液 10ml溶解,濾過,蒸發皿用0.05mol/L硫酸溶液洗滌2次,每次10ml,濾過,以上濾液合併,移至分液漏斗中,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10ml,合併氯仿液,用0.25mol/L。硫酸溶液振搖提取3次 (10、10、5ml),棄去氯仿液,合併酸液,用濃氨試液調pH值至約10,用氯仿振搖提取5次(20、20、 15、15、10、10ml),每次提取液均用10ml水洗滌,再通過無水硫酸鈉的濾皿濾過,濾皿用氯仿4ml 洗滌2次,合併氯仿液,置乾燥恆重蒸發皿中,置水浴上蒸乾,在105℃乾燥3小時,精密稱定,計算,即得。 本品每支含總生物鹼不得少於0.50mg。

3.8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消炎。用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腸炎細菌痢疾等。

3.9 用法與用量

肌內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

3.10 規格

每支2ml

3.11 貯藏

密封。 注:苦木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D.Don)Benn.的乾燥枝或莖。 廣東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