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距增寬顱底下截骨矯正術

眶距增寬顱外途徑矯治術 手術 眶距增寬矯正術 顱面外科手術 口腔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uàng jù zēng kuān lú dǐ xià jié gǔ jiǎo zhèng shù

2 英文參考

hypertelorism correction by subcranial approach

4 分類

口腔科/顱面外科手術/眶距增寬矯正術/眶距增寬顱外途徑矯治術

5 ICD編碼

02.0402

6 面顱部解剖

7 適應

眶距增寬顱底下截骨矯正術適用於:

1.一、二度眶距增寬。

2.篩板下垂不明顯者。

8 禁忌症

三度眶距增寬或篩板明顯下垂者。

9 術前準備

1.完成如下所列各種術前檢查,充分了解病人的局部畸形狀況及程度。

(1)臨牀檢查:對上述的畸形進行各種測量,以及對面部的其他異常進行檢查和描述。

(2)眼科檢查:包括視力、對光反射眼球運動和眼底。同時注意有無斜視。應檢查視野眼球突出度。

(3)鼻科檢查注意鼻腔內的情況,有無鼻中隔偏位,有無腦膨出,嗅覺是否正常等。

(4)神經外科檢查:根據臨牀的需要,可進行運動功檢查腦電圖或作動脈造影檢查

(5)放射線檢查前後位常規顱骨放射線檢查可顯示眶距過寬,也可顯示出垂直性眶不對稱。

在基底斷層X線片上可顯示眶內側壁和眶外側壁的情況,如長度、厚度、移位的程度和角度等。如兩側眶內側壁之間的距離前後一樣,甚至前窄後寬,則手術困難。一般是前寬後窄。斷層X線片上也可顯示兩側視神經孔間的距離。前後位斷層X線片可顯示眶上壁和眶下壁的情況。

X線片上應注意觀察篩板的位置。眶距增寬的病人常有篩板脫垂。同時觀察額竇和篩竇的發育及其範圍。

CT片提供腦、腦室及眶內容的清晰影像,並有助於設計手術方法和處理術後併發症。

2.完成肝、腎、心、肺功能檢查血生化、血氣等有關檢測,瞭解病人的周身狀況。

3.術前2d開始用抗生素液滴眼、鼻,漱口,噴口腔,並剪鼻毛

4.術前1d開始用抗生素止血藥物。

5.提前配血2000~3000ml備用。

6.洗頭、洗澡。用1∶1000潔爾滅液洗頭,剃光頭。

10 麻醉體位

口腔氣管內插管全麻。

病人取仰臥位,枕部墊小枕。

11 手術步驟

11.1 1.軟組織切口暴露

取頭皮冠狀切口,與顱內外聯合途徑者相同。

11.2 2.骨切開和骨截除

與顱內外聯合途徑的手術基本相同,但不作眶上與眶頂的骨切開術,力求不通入顱腔。骨切開線類似U形,在顴額部帶一骨突。根據需要,截除眶間增寬的骨質。眶內側壁、眶底和眶下骨切開與顱內外聯合途徑基本相同(圖10.14.1.2.1-3)。

11.3 3.內移兩眶

將已行骨切開的兩側眶部移向內側、靠攏。顴額部的骨突移於眶內,可防止再移回(圖10.14.1.2.1-4)。

11.4 4.植骨、固定

取自體髂骨或顱骨移植於兩眶內移後的外側骨間隙中,用鋼絲固定(圖10.14.1.2.1-5)。

12 中注意要點

如果眶外側壁較厚,則縱行剖開眶外側壁的骨切開可以從較低的部位開始,然後轉向上外,形成一個向外上的骨突。如有進入顱中窩的危險,則需對大腦中葉妥善保護。

爲了確保內側壁可以移動,應力求使截骨塊內包括內側壁的全高度,前後有足夠的長度。鼻額縫截骨必須有足夠的高度和深度,如此則很接近顱前窩,並有可能撕破硬腦膜,操作必須細心。

如果鼻中線的外形較正常,則可施行兩側的骨截除。這種骨截除有破入顱前窩的可能。

13 術後處理

眶距增寬顱底下截骨矯正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眼瞼和眶周置小冰袋,並適當應用激素,可減輕術後眶周和麪部腫脹。

2.注意觀察有無腦脊液鼻漏。

3.術後應用抗生素3d。

4.術後2~3d拔除頭皮下負壓引流管,術後第7d拆除冠狀切口縫線。

14 併發症

14.1 1.腦脊液漏

主要原因是骨切開時損傷了硬腦膜或通入顱腔。硬腦膜的小裂傷有望自行封閉。

14.2 2.血腫

主要原因是術中止血不徹底或未安置引流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