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毒流竄證

中醫學 中醫證名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ǒ dú liú cuàn zhèng

2 註解

火毒流竄證證候[1]。是指火熱毒邪走散流竄,以多處生瘡癤疔癰,紅腫灼痛,化膿潰爛,發熱口渴便祕尿黃,舌紅苔黃,脈數等爲常見症的證候[1]。見《中醫臨牀診療術語·證候部分》。

參見火丹瘡螻蛄癤

火丹瘡爲病名[2]。見《洞天奧旨》卷十一。由肺經熱盛,熱入營血,蘊蒸肌膚所致[2]。其症發無定處,皮膚焮紅或紫,腫脹疼痛,上起丘疹膿皰,常伴身熱口渴[2]。治宜清熱涼血解毒,內服清營湯加減,外用清涼散麻油調敷[2]。本證類於丹毒[2]

螻蛄癤爲病名[3]。常見頭皮瘡瘍之一[3]。見《外科大成》卷三。又名曲蟮拱頭螻蛄竄穴[3]。由暑熱生癤失治所致[3]。多發於小兒頭皮,初起爲毛囊性丘疹,逐漸增大如黃豆至梅李大小之癤腫,根底堅硬,繼之形成膿腫,多自潰濃出;因膿泄不暢,則根底堅硬不易消退;瘡內隔膜相裹,故愈而又發;亦有瘡口經久不斂,使頭皮串空者[3]。治宜涼血解毒,內服五味消毒飲化裁;如瘡口久不收斂者,服四妙湯[3]外治宜進行擴創,將串空頭皮剪通,使無藏膿之處,用菊花煎水日洗一次,外貼千錘膏或生肌玉紅膏收口[3]。相當於穿掘性毛囊炎[3]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82.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8.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3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