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症

疾病 常見症狀 神經內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ū luè zhèng

2 英文參考

neglect

3 概述

忽略症指對自身軀體或視野內物體的明顯的“不注意”或感知反應發生障礙,系右頂葉病變所引起。有些學者認爲忽略現象也可以歸類於認知障礙中的失認症。這裏單獨加以敘述。

忽略現象可表現在運動、軀體感覺視覺聽覺等幾方面,往往呈現多樣性,即患者同時有感官、體象、空間以及運動性忽略現象,也有患者可以只有一個方面的忽略。

忽略症的治療主要是針對腦部原發病的治療及與康復訓練。

4 疾病名稱

忽略症

5 英文名稱

neglect

6 別名

忽略現象

7 分類

神經內科 > 常見症狀

8 ICD號

R48.8

9 忽略症病因

忽略症系右頂葉病變所引起,運動性忽略症也見於額葉內側面或背外側面,以及顳區的皮質或皮質下病變,丘腦、尾核、殼核及內囊等處的病變,也可引起運動性忽略症感覺忽略症及偏側空間忽略症,常由非優勢半球頂下小葉或丘腦後部病變引起,也見於優勢半球頂葉、額葉內側面及背外側面、基底核及內囊後肢等處病變。忽略症最多見的病因是腦血管疾病,也見於腦部腫瘤、腦外傷及腦立體定位破壞手術後的患者

10 忽略症的臨牀表現

分類及病變部位:

10.1 運動性忽略症(motor neglect)

運動性忽略症患者只用一隻手往往是右手來做事及做手勢,而另一隻手通常是左手似乎被忘記了而將之閒置在一旁那樣,行走時患側手臂不擺動或極少擺動,像半側帕金森病患者一樣,當患側手臂處於很不舒服的位置時也長時間保持不動。下肢的忽略,表現爲行走時患側常碰撞障礙物,在他面前放一雙鞋請他穿上時,只穿健側的一隻而忽略了患側的一隻。

運動性忽略症檢查方法是令患者作雙側重複運動,如要求患者同時張開及握緊雙側拳頭連續20次,正常人能無錯誤地作雙側同時的重複動作,患者則一側連續做而另一側不做或明顯漏做。

刺激忽略側肢體時,不論是針刺、掐或捏皮膚,或用力屈曲該側無名指時,患者會說痛,但卻一點也不回縮這隻手;由此看出患者並非對傷害刺激的感知發生障礙,而是對傷害刺激做出反應的障礙,這是運動性忽略症中常見的一個有價值的徵象。

臨牀上純粹的運動性忽略症少見,常合併一定程度的感覺忽略症狀,但總是運動障礙明顯而感覺障礙輕微。

10.2 感覺忽略症(sensory neglect)

感覺忽略症又稱作偏側不注意(hemi-inattention),可以是體感性、視覺性或聽覺性,此時患者對來自病變側的刺激不能定向,不能做出反應或報告;患者的病變既未破壞感覺傳入通路,也未損傷初級感覺皮質或丘腦感覺核。

感覺忽略症通常以感覺消退(sensory extinction)的形式來表現。感覺消退的定義是同時給雙側以同等的刺激時,患者對一側的刺激感覺不到;但分別給左、右側刺激患者都能感覺到。

10.3 偏側空間忽略症(hemi spatial neglect)

偏側空間忽略症又名偏側空間不注意(hemi spatial inattention)或單側視覺忽略症(unilateral visual neglect)。偏側空間忽略症常伴有左側同向性偏盲,但後者並非必不可少。

偏側空間忽略症患者,表現爲對一側的事物,往往是左側視野中的事物不注意:請他讀一張報紙上的通欄標題中,他只讀右半而忽略了左半;請他數一數站在他病牀前的人有幾名,他只數了站在右邊和前面的,而忽略了左邊的人。

10.4 垂直性忽略症(vertical neglect)

垂直性忽略症患者對正前方物體的下半部看不清,對垂直方向的木杆用視覺觸覺、視-觸覺作平分測驗,與正常對照者相比,患者所指中點均明顯移向上方。雙側性頂枕葉損害可出現垂直面的多型式性忽略症

11 實驗室檢查

必要的有選擇性的檢查  依據可能的病因選擇。

1.血常規血生化電解質  注意對原發病有診斷價值的特異性改變。

2.血糖免疫項目、腦脊液檢查如異常則有鑑別診斷意義。

12 輔助檢查

以下檢查項目如異常,有鑑別診斷意義。

1.CT、MRI檢查。

2.腦電圖眼底檢查

3.顱底攝片

13 忽略症的診斷

一些學者認爲忽略現象可以歸類於認知障礙中的失認症。客觀的講,忽略現象與自體和空間失認很類似。故臨牀診斷和鑑別也不易。鑑別要點也和失認症類似。

患者不存在視覺聽覺、軀體感覺意識障礙。必須仔細地做神經系統檢查,排除有些異常是由於其他方面的緣故所引起。

14 忽略症的治療

忽略症主要是針對腦部原發病的治療及與康復訓練。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