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紫萁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uá nán zǐ qí

2 出處

始載於《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

3 拼音名

Huá Nán Zǐ Qí

4 英文名

rhizome of Vachell's Interrupted Fern

5 別名

貫衆、大鳳尾蕨

6 來源

藥材基源:爲紫萁科植物華南紫萁根莖及葉柄的髓部。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smunda Vachellii Hook.[O.javanica Benth.]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去鬚根、絨毛,曬乾或鮮用。

7 形態

陸生蕨類,植株高1-2m。具粗壯而直立圓柱根莖,有時高出地面。葉簇生,具二型羽片;葉柄長40-70cm,腹面扁平,有淺縱溝;葉片狹長橢圓形,革質,光滑,幼時有棕色綿毛,長40-120cm,寬12-36cm,一回羽狀;羽片14-34對,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楔形,中羽片較大,長8-20cm,寬1-2cm,近對生而略向上;葉脈羽狀,側脈二叉分枝孢子葉羽片位於葉下部,緊縮成線形,寬約4mm,深羽裂,裂片排列於羽軸兩側,兩面沿葉脈密生孢子囊,並形成圓形小穗

8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溝谷溪邊或原生植被破壞後的草坡,爲酸性土指示植物。

資源分佈分佈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9 性狀

1.性狀鑑別 根莖圓柱形,一端鈍圓,另一端較尖,稍彎曲。外表黃棕色,其上密被葉柄殘基及鬚根,無鱗片。氣微,味微苦澀。

2.顯微鑑別 葉柄基部橫切面:表皮細胞黃色透亮。基本組織中有10餘個厚壁細胞組成的環狀帶,薄壁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內含澱粉粒。分體中柱呈“U”字形,維管束周韌型,其上方有3個類圓形的厚壁細胞羣。葉柄兩邊具耳狀翅,翅內各有4個類圓形或長方形厚壁組織

根莖橫切面:外層爲數列厚壁細胞,基本組織中有約12個長柱形棒槌狀分體中柱排列成環,維管束周韌型,大小不一,並散有葉跡維管束。

10 化學成份

含少量間苯三酚衍生物

11 性味

微苦;澀;平

12 歸經

肺;肝;膀胱經

13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祛溼舒筋;驅蟲。主流感;痄腮;癰腫瘡癤;婦女帶下筋脈拘攣胃痛腸道寄生蟲病

14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

15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莖:味微苦、澀、性平。有清熱解毒舒筋活絡止血生肌、殺蟲功能。用於流感、急性尿道炎血尿、並驅腸道寄生蟲;外用治外傷出血燙火傷、癰癤及腮腺炎。

16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