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科心得集》

清 高秉鈞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辨小腹癰緩疽論

小腹癰,生於小腹皮裏膜外。或因膏粱濃味,或因七情火鬱,以致脾虛氣滯而成,小兒乃驚積虧損所致。初起漫腫堅硬,肉色不變。數日後,有熱漸紅者,屬陽,易治;無熱不紅者,屬陰,難治。此證不問初起未潰已潰,俱宜助胃壯氣,而以行經活血之藥佐之,如四君子湯川芎當歸白芷枳殼之類。如誤用克伐攻利涼藥,敗證必出。若其純陰無陽者,宜十全大補加參、、姜、附以溫發之。又有腫高赤作痛者,此屬溼火,先用仙方活命飲,或化毒除溼湯;成膿後脈洪數者,用托里消毒散緩疽,生於少腹之旁,乃脾經氣滯寒積而成。堅硬,不紅不熱,痛引腰腿,有數月不潰者。若寒熱間作,飲食減少,漸致羸瘦,此屬敗證。治宜補養氣血、溫通經絡,理中湯四物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