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藤

中藥材 祛風通絡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ēng téng

2 英文參考

martin fig root and stem[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風藤

風藤中藥名,出自《中藥志》,爲清·葉小峯《本草再新》記載的海風藤之別名[1]

3.1 別名

風藤巴巖香[2]

3.2 來源及產地

胡椒科植物細葉青蔞藤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的藤莖[2]。主產福建、臺灣[2]

3.3 性味歸經

辛、苦,微溫[2]。入肝、脾、腎經[2]

3.4 功能主治

祛風溼,通經絡,止痹痛[2]。治風寒溼痹關節不利,腰膝疼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2]

3.5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2]

3.6 化學成分

莖含細葉青蔞藤素(Futoxide)、細葉青蔞藤烯酮(Futoenone)、細葉青蔞藤醌醇(Futoquinol)、細葉青蔞藤酰胺(Futoamide)、β-谷甾醇、豆甾醇及揮發油,油中主成分爲蒎烯、檸檬烯、莰烯[2]

3.7 藥理作用

細葉青蔞藤素有抑制腫瘤作用[2]。大鼠靜注海風藤提取物可減輕內毒素血小板激活因子引起的血壓降低[2]海風藤能增加小鼠心肌營養血流量[2]

4 《*辭典》·風藤

4.1 出處

《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4.2 拼音名

Fēnɡ Ténɡ

4.3 別名

小葉風繩(《浙江中藥資源名錄》),小木蓮(《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4.4 來源

桑科植物爬藤榕的根、莖。

4.5 形態

爬藤榕,又名:狹葉薜荔

常綠攀援灌木,長2~10米。枝棕褐色,有棕色皮孔,幼枝及芽有棕色茸毛,有時節上生根。葉互生,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5~9釐米,寬1.5~3釐米,基部圓形或楔形,先端漸尖,脈網在下面隆起,成蜂窩狀;葉柄長4~7毫米,密生棕色毛,花序託單一或成對,單生於葉腋或聚生於老枝上,球形。直徑4~7毫米,具短梗;雄花和癭花同生於一花序託中,雌花生於另一花序託內;雄花生花序託口部,花被片3~4,雄蕊2,癭花有5花被片。花期4月。果期7月。

4.6 生境分佈

常攀援在山間樹幹上、溪邊岩石上或屋牆上。分佈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蘇等地。

4.7 功能主治

《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風溼。"

4.8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者2~3兩。

4.9 附方

治慢性關節痛風爬藤榕根或藤、鑽地風根、毛竹根各二至三兩,白牛膝丹蔘各一至二兩。水煎,衝黃酒,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4.10 摘錄

《*辭典》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50.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9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