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蠄蟧

中藥材 祛風利溼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ēi tiān qín láo

2 中醫大辭典》·飛天蠄蟧

飛天蠄蟧中藥名,出自蕭步丹所著的《嶺南採藥錄》[1]

2.1 別名

龍骨風山蠄蟧大貫衆、樹蕨[1]

2.2 來源及產地

桫欏科植物桫欏Cyathea spinulosa Wall.的莖幹。分佈貴州、四川、廣東、廣西、臺灣等地。[1]

2.3 性味

苦,涼[1]

2.4 功能主治

祛風利溼,清熱止咳。治風溼關節痛,腰痛跌打損傷肺熱咳喘;預防流行性感冒[1]

2.5 用法用量

煎服:9~15g[1]

2.6 化學成分

全草含桫欏黃酮A、B,環鴉片甾醇等[1]

3 全國中草藥彙編》·飛天蠄蟧

3.1 拼音名

Fēi Tiān Qín Liáo

3.2 別名

桫欏、刺桫欏、山蠄蟧、山棕、龍骨風、樹蕨、大貫衆

3.3 來源

桫欏科桫欏屬植物桫欏Cyathea spinulosa Wall.,以主幹入藥。全年可採,削去主幹的堅硬外皮,切片曬乾

3.4 形態

多年生樹形蕨類,高3~8米,棕櫚狀,幼苗似金毛狗脊。主幹直立,高1~3米,粗壯,深褐色或淺黑色,外面堅硬,有老葉脫落留下的痕跡;藥材斷面近圓形,沿邊緣有一圈形似新月形的維管束。葉簇生於幹頂;葉柄及葉軸密被棘刺;葉片巨大,長1~3米,三回羽裂。

3.5 性味

微苦,平。

3.6 功能主治

祛風利溼,活血祛瘀,清熱止咳。用於風溼關節痛,跌打損傷慢性支氣管炎肺熱咳嗽腎炎水腫,預防流行性感冒;莖內汁液外搽治癬症。

3.7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莖內汁液搽患處。

3.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8.

用到中藥飛天蠄蟧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