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僂

中醫症狀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 lóu

2 英文參考

dyphos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大僂爲病狀名,一名背僂背傴僂,俗稱“駝背”,指曲背俯身的徵象[1]。《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

背傴僂指曲背俯身,部分脊椎突出,按之高聳之症。見《東醫寶鑑·外形篇》。多屬督脈病變。《雜病源流犀燭·胸膈脊背乳病源流》:“背傴僂,年老傴僂者甚多,皆督脈虛而精髓不充之故,此當用補腎益髓之劑;若少壯之人,忽患傴僂,並足攣,脈沉弦而細,皆中溼故也,宜煨腎散。”亦可因體虛而感受風寒所致。本症可見於胸椎結核先天胸椎後突畸形,及部分類風溼脊柱患者[2]

諸病源候論·背僂候》:“肝主筋而藏血,血爲陰,氣爲陽,陽氣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陰陽和同,則血氣調適,共相榮養也,邪不能傷。若虛則受風,風寒搏於脊膂之筋,冷則攣急,故令背僂。”背僂亦可因督脈虛而精髓不充,或中溼邪所致。[3]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23.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2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