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縫

腧穴學 穴位特效按摩 經外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上肢部奇穴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ì fèng

2 英文參考

EX-UE10[中國鍼灸學詞典]

sìfè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X-UE10[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四縫經外奇穴名(sìfèng EX-UE10)[1][2]。出《奇效良方》。在第2~5指掌側,近端指關節的中央,一側四穴[2]。主治小兒疳積,小兒消化不良,小兒腹瀉,腸蟲症,蛔蟲症,腸蛔蟲症百日咳咳喘氣喘咳嗽,手指關節炎,羸瘦虛弱等。

4 拼音

sìfèng

5 代號

EX-UE10

6 四縫穴的別名

四中縫(《中醫研究工作資料彙編》)。

7 出處

奇效良方》:四縫四穴,在手四指內中節是穴,用三棱針出血,治療小兒猢猻勞等症。

8 四縫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四縫穴在第2~5指掌側,近端指關節的中央,一側四穴[2]

四縫穴在手指,第2~5指掌面近側指間關節橫紋的中央,一手四穴[3]

四縫穴在第2至第5指掌側,近端指關節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4]

四縫穴位於手指,第2~5指掌面的近側指間關節橫紋的中央,一手4穴,共8穴[4]

四縫穴位於手二、三、四、五指掌側面,近端指骨關節橫紋中點,左右計8穴[5]。另說在二、三、四、五指掌側面,遠端指關節橫紋中點(《鍼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或近端指關節橫紋之兩頭處(《中國鍼灸學》) 。

經外奇穴——四縫穴的位置

經外奇穴——四縫穴的位置

四縫穴的位置

經外奇穴——四縫穴的位置

9 四縫取穴方法

仰掌伸指,當手第二-五指第一指關節取穴

仰掌伸指,示、中、環、小四指掌面第1指間關節橫紋中點處取穴[5]

快速取穴:手掌側,第2~5指近指關節中點即是四縫[6]

10 四縫穴位解剖

四縫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和指深層肌腱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指深屈肌腱[6]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掌側固有神經指掌側固有動脈分佈;深層有正中神經肌支(橈側兩個半手指)和尺神經肌支(尺側一個半手指)分佈[6]

11 四縫穴的功效與作用

四縫穴有消食導滯祛痰化積的作用

12 四縫穴主治病

四縫穴主治小兒疳積,小兒消化不良,小兒腹瀉,腸蟲症,蛔蟲症,腸蛔蟲症百日咳咳喘氣喘咳嗽,手指關節炎,羸瘦虛弱等。

四縫穴主治小兒疳積百日咳[6]

四縫穴主治疳積百日咳蛔蟲症等[6]

四縫穴主治小兒疳積、小兒消化不良、百日咳腸蛔蟲症、手指關節炎[6]

四縫穴主治小兒疳積小兒腹瀉,腸蟲症;百日咳咳喘;羸瘦虛弱[6]

四縫穴是治療小兒疳積的有效穴,根據病情輕重需要,每次取單手交替點刺,或取雙手同時點刺[6]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點刺出血或擠出少許黃色透明粘液[6]

三棱針淺刺0.1~0.2寸,擠出黃白色黏液[6]

一般用三棱針點刺,擠出黃白色黏液或少許血液[6]

三棱針或粗毫針點刺0.1~0.2寸,擠出少許黃白色透明黏液或出血[6]

注意點刺不可過深,以免傷及指關節[6]

14.2 灸法

一般不灸[6]

15 特效按摩

常用拇指中指拿捏按小兒的四縫穴,可以改善小兒的消化不良狀況,增強體質[6]

16 文獻摘要

鍼灸大成》:治小兒猢猻勞等症。

中國鍼灸學》:四縫……刺出黃白色之透明液體。主治小兒疳積

鍼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四縫奇穴……用圓利針點刺出血。主治小兒消耗症,輕症點刺出血液,重症擠出黃白色透明黏液。

17 研究進展

17.1 小兒營養不良合併佝僂病

四縫針治小兒營養不良合併佝僂病,可使患兒血清鈣、磷乘積增加,鹼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從而促進骨骼發育成長[6]

17.2 小兒蛔蟲病

四縫穴針治小兒蛔蟲病,可使患兒小腸分泌功能增加,腸中胰蛋白酶、胰澱粉酶和胰脂肪酶含量升高[6]

17.3 消化系統的影響

針刺四縫能使腸中胰蛋白酶、胰澱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含量增加,而且可以促進腸管蠕動,解除腸管痙攣,並且有調節肝臟分泌膽汁作用[6]

17.4 治療厭食

針刺四縫能明顯提高厭食症患兒的血清瘦素水平,對血清瘦素水平的提高優於藥物組;還可提高大鼠血清鋅含量,與模型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6]

17.5 調節人體體液成分

針刺四縫還能調節人體體液成分。能促進血清鈣、磷、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的含量增加,膽汁胰液分泌加強,而D-木糖的排泄率明顯升高,因此,能迅速改善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所致的低熱。

17.6 治療小兒低熱

針刺四縫穴,治療小兒低熱120例,針刺0.1~0.5分,捻轉3~5次,快速出針後加壓,有黃白色油珠樣液冒出爲好,有良好的退熱作用。有實驗表明針刺四縫有抗炎作用,升高的白細胞總數降至正常,咽部充血消失,腫大的扁桃體縮小。

18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9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401.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47.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69.
  6. ^ [6]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