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寒熱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婦科 婦產科疾病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hǎn hòu hán rè

2 英文參考

puerperal alternative chill and fev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產後寒熱:1.產後發熱產後乍寒乍熱;2.因氣血虛弱,脾胃虧損而發寒熱

5 氣血虛弱,脾胃虧損而發寒熱·產後寒熱

產後寒熱爲病證名[1]。《張氏醫通》卷十一:“產後因氣血虛弱,脾胃虧損而發寒熱,皆不足證。經雲:陽虛惡寒陰虛則內熱。若兼大便不通,尤屬氣血枯槁。切禁發表降火,……寒熱小腹不痛者,此營衛虧損,陰陽不和,屬虛,增損四物湯。若惡露未淨,傷滯胞絡寒熱小腹痛者,屬實,輕則四物湯,重則醋煎散。產後臥不如法,敗血流入經絡骨節間寒熱,腰股腫熱,痛不可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調經散。有食消食,頭痛骨疼寒熱者,外感風寒也,參蘇飲增損柴胡湯柴胡四物湯選用。或兼瀉及吐者,五積散。胸膈飽悶,前後心痛寒熱者,傷氣於食也,指迷七氣湯。虛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七氣沉香降氣散。如飽滿寒熱腹痛腰疼者,四烏湯。”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97.

治療產後寒熱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