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知母湯

清熱養陰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ǎi hé zhī mǔ tāng

2 英文參考

Lilii and Anemarrhenae Decoc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百合知母湯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方論》方[1]

4 處方

百合七枚,知母三兩[1]

百合7枚(擘)知母9克(切)

5 功能主治

主治百合病誤汗後,津液受傷,虛熱加重,心煩口渴[1]

功在清熱養陰。主治百合病發汗後,心煩口渴者。

6 用法用量

百合水漬一夜,換水煎至減半,知母另煎減半去渣,合和再煎,分兩次服[1]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另以泉水400毫升,煎知母,取200毫升,去滓。將兩次藥汁混和煎,取300毫升,分溫二服。

先以水洗百合,漬1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2升,煎取1升,去滓;別以泉水2升煎知母,取1升,去滓;後合和,煎取1升5合,分溫再服。

7 各家論述

1.《古方選注》:君以百合,甘涼清肺;佐以知母,救肺之陰,使膀胱水髒知有母氣,救肺即所以救膀胱,是陽病救陰之法也。

2.《金匱方歌括》元犀按:百脈俱朝於肺。百脈俱病,病形錯雜,不能悉治,只於肺治之。肺主氣,氣之爲病,非實而不順,即虛而不足。百合能治邪氣之實,而補正氣之虛;知母肺金,益其水源,下通膀胱,使天水之氣合,而所傷之陰轉,則其邪從小便出矣。若誤汗傷陰者,汗爲陰液陰液傷故以此湯維其陽,即所以救陰也。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8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